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从《人世间》看“茅盾文学奖”影视化该如何改编?

3 已有 153 次阅读   2023-06-26 14:37
从《人世间》看“茅盾文学奖”影视化该如何改编? 

改编比例不过半,“爱情”主题好口碑

根据统计,茅盾文学奖自1977开始举办,以每时隔2-5年为举办界限,共举办过9届,获奖小说共有43部。统计显示,在这43部小说中,共有18部作品被影视化,占比仅为41.8%。在这些被改编成剧集或电影的“茅盾文学奖”作品之中,目前未开分的作品共有三部,分别为已于1977和1984年播出的《闯王旗》,已于2012年播出的《战争和人》和已于2003年播出的《英雄时代》。综合这三部剧的题材类型,我们发现它们均与历史、战争有关。

在口碑前三的“茅盾文学奖”被影视化的作品中,共有两部爱情剧。一部为年代爱情片《芙蓉镇》,讲述的是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在从“四清”到“文化大革命”这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中,与“右派分子”秦书田发展出的真挚爱情故事。另一部是清宫爱情片《少年天子》,讲述了清朝开国皇帝顺治五岁登基、二十四岁夭折的戏剧性人生的故事。而口碑最低的《穆斯林的葬礼》则是一个年代戏,讲述了在历史背景下,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之故事。

有群众基础和制作经验,但市场考验仍然严峻

能够看的出,小说的故事年代跨越久远,元素涉及时代变迁、家庭伦理和普民大众,这种宏观刻画时代变迁和展现深刻人性的年代剧,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能够以此为底色呈现出生动的影视化效果。

但尽管如此,包括《人世间》在内的多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却很难在年轻人这个群体中掀起较高的讨论度。而它们中的大多数至今仍未被改编。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

首先,因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原著,多数含有年代元素,它们所讲述的故事虽因涉及家族变迁或聚焦底层人民而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但在这些元素中,却经常会出现不符合市场审美及审核制度的情节,因此当“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欲被列入改编行列时,就势必要做出大量删减。

比如《白鹿原》原著中所存在的“人相食”(吃孩子)描述、田小娥的多场情欲戏等,和《人世间》在原著中存有的“同性恋”议题等等。

第二,“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如若要被影视化,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吸引除了中年观众群体之外的年轻人群体,前去观看。因为现在电视剧的主流受众是年轻人,原本的中年群体或不能成为收视及口碑的保证,因此诸如《白鹿原》这样的“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虽然能够斩获8.8的口碑高分,却在收视率与热度上表现均很一般,这就说明,“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被影视化目前所面临的市场接受度问题,仍然严峻。

看《人世间》如何改编:符合市场审美,接轨年轻观众

然而根据网络统计显示,在热播剧《人世间》的观众画像中,29岁以下的观看人群已占到一半,其中大部分为24岁以下。虽然,数据会受到上网群体本身在年龄分布方面的影响,但这些数据,已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年轻观众对于《人世间》的喜爱。那么,究竟这部剧的主创是如何扩展该剧的市场接受度的呢?

第一方面,为了符合市场审美及审核制度,主创们对原著中存在的“同性恋”等敏感议题均进行删除或暗示化的处理。

第二方面,高度还原原著中能够接轨年轻人观念的场景或语句。其一主要表现在原著出现过的金句,或通过台词或通过旁白,在其被影视化后得到了还原或展现。像是女主周蓉为爱离家赶赴贵州时说的“好人生比好年华重要”及之后其同学蔡晓光到周家时所言的“崇拜是爱的基础”等等。这些朴实简单的文字,通透中含有哲理,能够快速击中年轻人的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友情上,周秉昆和同厂兄弟们一起买猪肉后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热血画面和周志刚对于女儿周蓉离家出走后的无奈和其与对女婿冯化成的认可与转变,均是对人类普世情感的细腻描绘。

我想,像《人世间》这样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在被影视化的过程中,想要突破圈层用户,便是要让年轻人真正地渗透到故事中,与之共情,真正的感受故事,从这点来说,它做得很成功。

总结:

尽管《人世间》的讨论度比较一般,但其已经形成了高口碑、高热度和高收视的市场反馈。随着近些年,“茅盾文学奖”作品的被影视化已经陆续走向了市场平衡,相信未来,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用细腻去打动观众的本心,成就出真正有话题,有市场又有口碑与热度的“茅盾文学奖”影视化作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