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对话|邱孟瑜:“追光”视觉文化出版中的近代上海

已有 105 次阅读   2023-09-16 14:26
对话|邱孟瑜:“追光”视觉文化出版中的近代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下简称“上海人美社”)建立于1952年,至今已走过71年,其出版的连环画是几代人的记忆。随着对海派和上海城市文化研究的推进,上海人美社近年来将记载城市、文化、空间、日常生活的图像和研究作为近年来的出版面向之一,集合高校、美术馆等研究机构的学者资源,推出一系列上海视觉图像研究相关出版。

以该出版系列为依托,上海人美社打造了出版品牌“光刻社”。“将出版品牌这样命名也有‘追光者’的含义。所谓‘追光’追的是镌刻城市文脉的视觉影像的光华,也代表一种速度和温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邱孟瑜近日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专访时,谈及在“City Walk(城市漫步)”“城市考古”盛行的当下,传统的出版行业如何将这一热潮转化为更深层的研究。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城市相关出版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城市相关出版

澎湃新闻:将城市相关出版集结,缘何以“光刻社”为名?“光刻社”是怎样的一个社群?

邱孟瑜:“光刻”会让人联想到“光刻机”(某种意义上后者作为刻录并传播量化信息的载体,属性与出版行为相似),将出版品牌命名“光刻社”也有“追光者”的含义。所谓“追光”追的是镌刻城市文脉的视觉影像的光华,也代表一种速度和温度。“追光者”可能是学者、城市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摄影艺术家、藏家,也可能是热衷探寻这座城市的行走者、记录者,他们追寻着城市脉络,也是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历史,我们用“书”作为一个沉淀、承载这份记忆的容器。未来值得珍藏的书应该并不只是凝聚知识,它也许本身的形式很美好,又或许与你一次活动、一次邂逅的深刻记忆有关。

复旦大学教授、城市视觉文化研究者,同时也身为上海人美社的作者顾铮老师,给“光刻社”的诠释定位是“光影镌刻都市光华、图像承载时代风情”。从广义上说,“光刻社”不光是一个出版品牌,也是在打造一个社群。这个社群联结了读者与作者,希望凝聚这些对城市文化有兴趣的探索者和阅读者,通过出版制造与城市相关的话题,并以讲座、活动、展览等多重形式进行新的补充。

《慕琴生涯:丁悚和20世纪现代艺术与文化》相关讲座。

澎湃新闻:近年来,“城市考古”“City Walk”被越来越多年轻人关注,人美社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城市视觉文化出版的?

邱孟瑜:上海人美社其实与以图像为代表的城市视觉文化发展一直很有渊源,最初人美社的摄影编辑室是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1953年5月,赵家璧先生成为上海私营出版社中的唯一一位,以知识分子身份担当了国家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受命和尹福康等同仁创建了我国最早的摄影编辑室,并兼任室主任,开启了用摄影语言记录城市故事的出版历程。1959年,大型画册《上海》作为国庆献礼品,可以算较早的上海城市文化名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上海百年掠影》《上海油画史》《滕固艺术文集》《民国商业美术史》《上海现代美术史大系》等一批近现代泛艺术史文化研究的出版,开始拓展该领域的出版视野。

我觉得在谈“城市文化”前,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上海这座城市不是构架在任何城市文化的递阶型增长的维度上的。相对来说,在1843年上海开埠后,几乎迅速完成了从田园、农耕文明到工业化城市文明的转型,其中很大的程度是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以及上海市民对于现代文明包容接受的开放胸怀。为什么是上海?对于城市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其实是在寻找城市DNA,追踪城市的百年文脉,离不开对人的探访,类似滕固、张氏兄弟这样鲜活的人,他们是城市文明的缔造者,过去很长时间对他们的研究可能只是个案,还没有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整体看待他们。

1920年代,滕固(后排左一)与姜丹书、王济远、朱屺瞻等上海艺术界学者、画家聚会留影

用现在的说法,当年的学者很多是“斜杠青年”。比如说滕固,他是当时上海文艺圈内一位很活跃的人物,曾就读于上海美专,参加过天马会展览,专攻美术史,也涉猎文学、戏曲等领域,留日毕业回国,任教于上海美专,并积极向国民政府提出改进美术教育的各种议案,还参与组织各种美术考察、美术学会等活动。留德后,在中国艺术史研究和文物古迹调查保护方面颇有成就。最近人美社出版的《慕琴生涯:丁悚和20世纪现代艺术与文化》的主角丁悚也是多面手,包括海派大家们,像谢之光、程十发、贺天健等。如今比较多看到的是他们画家的一面,其实他们也是交游博洽的多面手。比如,程十发曾为王家卫写过剧本,还是一位摄影家;还有翁万戈,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其艺术品收藏家身份,但不知道的是,他办电影公司、做过影片的翻译和导演。当时迪斯尼电影能够在一周内就从美国到上海影院放映,离不开翁万戈这批人的引介传译。加之当时上海各类媒体发达,大众传播将各种新的思潮、观念、审美趣味植入市民的心中,形成都市文明的迅速扎根与进化。

叶浅予《画中国人物》影片截图。影片片头上的制作人“Produced by …… WANGO WENG”中,“WANGO WENG”为翁万戈。

20世纪上半叶,整个社会的艺术观和生活理念变化,这批“斜杠青年”功不可没,他们声气互通,举群体之力致力于民众教育、展览、出版和传播,变精英艺术为大众艺术、大众美育,甚至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的进程与面貌形成。这也是如今我们从新的角度来集中研究、出版这些书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游漫记、作者: 张光宇; 2020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澎湃新闻:哪些种类的书籍可以被纳入“城市文化”出版系列中?

邱孟瑜:主要是与城市文脉研究相关,像是《近现代商业美术史——从古里到土山湾》最早版本2008年就出版了,相对是本土第一批有关上海月份牌的专题出版。今年我们引进出版了梁庄爱伦《20世纪早期上海月份牌与视觉文化》,原名“Selling Hapiness”。这本书长久以来一直是艺术图像学史论研究的样板。此外,新兴大众艺术中的摄影、插画、漫画、设计也是对城市文化具有典型意义,还包括了建筑、文论等。

《20世纪早期上海月份牌与视觉文化》书影

当然,出版也会跟随学术研究热点和阅读趣味而转变。比如,最初对上海文化的兴趣可能是从张爱玲、“上海的风花雪月、衣食住行”开始的,此后,逐渐开始研究这些老建筑中居住的人、研究建筑与家具中Art Deco等新设计元素。比如,席子《上海屋里厢》中对上海人家的拍摄,立足点不仅仅在于屋内的生活气息,也在于花砖窗台等建筑细节,其中包含着历史沉淀。这是摄影师所提供的文化视角,读者也从表面的风花雪月,相对深入到文化艺术之脉的追踪。摄影是一部无声的书,看上去很平淡,其实哪怕是老松木地板的拼法、窗前八仙桌的陈设,指向的都是历史渊源。

上海屋里厢(中英双语);作者: 席闻雷 / 罗晴;2016年9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随着时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建筑和陈设也会不同。时代发展,也让当下研究更为全球化。大量外来学者,将他们的研究通过展览、出版等形式构成与本土学者互补。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2016年的“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和正在展出的“摩登巴黎1914—1945:建筑、设计、电影、时尚”,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上海与巴黎同一时期的研究,尤其“摩登巴黎”的展览,出版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画册,而是一个对照文本,或者说是“摩登巴黎1914—1945”所处时代的艺术全景辞典。

《摩登巴黎,1914—1945》;作者: [法]让·路易·科恩 / [法]吉耶梅特·莫雷尔·儒赫奈尔 编;译者: 朱晔;2023年7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书中的88位巴黎代言人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身份,其中包括了约瑟芬·贝克、马塞尔·卡恩、嘉柏丽尔·香奈儿、勒·柯布西耶、费尔南德·莱热、阿道夫·路斯、夏洛特·贝里安、赫莲娜·鲁宾斯坦、特里斯坦·查拉……他们构成的也是一幅时代画卷。《摩登巴黎:1914—1945》的两位编者均是建筑史学家,他们分别是纽约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让-路易 · 科恩和巴黎-马拉盖国立高等建筑学院研究员,吉耶梅特 · 莫雷尔 · 儒赫奈尔。让-路易·科恩也是“摩登巴黎”展览的主策展人,很不幸他于不久前离世。《摩登巴黎:1914—1945》的中文译本可以说是科恩生前最后一次出版,也是全球出版的第一站,把它放在了上海,其英文和法文版预计在10月发行。

《摩登巴黎,1914—1945》内页:(左图)罗伯特 · 德劳内,《埃菲尔铁塔》,布面油画,1926年。(右图)罗伯特·德劳内和索尼娅·德劳内、菲利克斯·奥布莱为航空宫设计的室内色彩构成作品,1937年巴黎世博会。

《摩登巴黎,1914—1945》内页:《住宅的内部配备》,展出于巴黎秋季艺术沙龙,1929年,夏洛特·贝里安和勒·柯布西耶、皮埃尔 ·让纳雷合作设计。合成照片,刊登于《有生命力的建筑》,1930年。

将《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和《摩登巴黎:1914—1945》两本展览出版可以对照观看,能体会上海和巴黎在20世纪上半叶的相通之处。上海的建筑囊括了各种风格,上海人也是来自江浙乃至全国各地五方杂处,他们是移民、也是当年的冒险者,无论是到上海来闯荡,还是经商,骨子里带着创造因子,所以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同样,书中巴黎的时代精英之间千丝万缕的相互关联,上海也是如此。比如张光宇之弟曹涵美(张美宇)以现代主义的线条和构成观念创作了连环画《金瓶梅全图》,但书中的长序为贺天健题,我们认为的贺天健是山水画家。这也是一个文人和世俗“五方杂处”的例子,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各种观念的交锋和交融。甚至,当年上海的艺术很有可能被商业美术、大众美术刺激,造成了它的发达和繁荣,也有不少学者开始从这个角度研究,并通过展览、出版等形式呈现他们阶段性研究成果。

曹涵美《金瓶梅全图》,书名和长序为贺天健题。

澎湃新闻:目前城市出版和光刻社的主要作者的研究面向是怎样的?

邱孟瑜:我们作者很多都是合作10年以上了。合作的过程也是互相激发的过程。上海人美社的出版也是在不断记录整理上海美术、上海文化的历程。他们的作品也铸就刻画了上海人美社的品牌特色。

其中,姜庆共老师是人美社在城市视觉产品板块合作比较久的作者。渊源可能就是从2004年出版《百变上海》开始,这是一本纯粹的摄影集,其内容是父子两代人在不同时代、同角度拍摄上海的同一个地方,这是一个特别的构思。当时还在上海一家购物中心举办了一场展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姜庆共也是展览的策展人。

《上海字记》 作者: 姜庆共/刘瑞樱;2014年12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由此,他动了执念,希望能通过出版记录上海。2014年出版的《上海字记 : 百年汉字设计档案》是第一本。姜庆共以上海市民的角度,通过行走的视角停驻,记录上海的民间档案,包括食堂小黑板上的字迹、马路上的广告牌、摊主手绘的宣传语等。通过身边之物、日常之物的点滴记录积累,以一种亲近的方式走进城市的历史。而且其中其实不光是图片的搜集,还有大量的口述采访。所以,如果从城市文化考古的角度看,姜庆共老师是走在最前面的,而且已经坚持了15年左右。

《上海图话》 作者: 姜庆共/刘瑞樱;2019年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上海字记》一直有再版,并且姜庆共老师一直有新的书品推出,包括2019年的《上海图话 : 百年插画艺术档案》、2021年的《字游上海》等构成了“在上海”系列。而且,他的这些收集和研究,也均通过展览、讲座等方式多纬度推动并呈现给广大市民以及海外读者,他是有持续性计划的。

《字游上海》 作者: 姜庆共/刘瑞樱;2021年4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姜庆共2003年在延安路隧道口拍下的“WELCOME TO SHANGHAI”

蓬莱路上“油漆未干”字样(《字游上海》书中图片)

预计今年年底,姜庆共老师的新书《岁月花火》也将由上海人美社出版,这是一本红色设计的书,将通过色彩概念、具有时代标志性的图标等角度,梳理出现当代中国的设计和生活脉络。

《慕琴生涯——丁悚和20世纪艺术与文化》 作者: 顾铮;2023年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对于城市视觉文化研究,上海人美社近几年合作的另一位重要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老师。他的研究是从摄影开始,目前聚焦于上海近现代视觉文化研究,新书《慕琴生涯:丁悚和20世纪现代艺术与文化》就是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慕琴生涯——丁悚诞辰一百三十周年文献艺术展”(顾铮策展)的出版物。这一系列还包括顾铮、李华强和他们的博士生们撰写的另一本新书 《纸上摩登——近现代视觉文化与图像传播1910s-1940s》。书中选取了10个案例(如平面设计、装帧,工艺、图像学研究),从各种杂志案例为起点研究图像,联通现代媒介图像与史上艺术图像的关系,以社会学的研究角度解读、分析,并将之和文化、经济等方面勾连。书中的所涉,也将成为未来展览、讲座、话题的生发点。所以我觉得,每本书的出版不是研究成果的终点,却都是一个话题的起点。下半年我们还会跟马良等更多的作者合作,推出城市视觉主题的新品,可以期待未来的“光刻社”会有更多的品牌联手的合作策划。

这些背后,我们能看到海派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纸上摩登》 作者: 顾铮 / 李华强 编著 ;2023年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澎湃新闻:在近代上海的众多图像中,月份牌是作为明显的标识。上海人美社也有多本聚焦月份牌美术的出版,包括之前提到的梁庄爱伦《20世纪早期上海月份牌与视觉文化》,一直以来作为商业美术的月份牌,何以如今被再次关注?

邱孟瑜:在上海商业美术和大众文化层面,月份牌可以作为标签之一。月份牌之中包括了舶来的和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也体现了绘画审美的逐渐改变。我们现在熟知的很多画家,包括徐悲鸿、张光宇、谢之光等都画过月份牌、美人画,甚至有些月份牌就像是电影镜头,甚至对1949年后“年连宣”艺术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看杜宇1920年代画的《百美图》,能感受到类似贺友直先生等人后期的连环画构图和白描线条。所以如果追踪城市的DNA,发现后来上海人美社为何在“年连宣”领域独占鳌头、人美社“108将”、上海为何会成为中国连环画大本营等,都是有渊源可溯的。

《杜宇百美图续集》,新民图书馆兄弟公司发行,1923年2月初版,1924年7月三版,但杜宇绘图,许指严题词,15.5×26cm,张信哲藏

歌迷们喜爱的张信哲是上海月份牌的重要藏家,他的收藏也包括了老上海的服装、家具,他的收藏也是在追寻文脉,关注艺术风格的演变,上海人美社历来的相关出版物他都有买。我觉得他的研究程度并不亚于学者的,而且他钟情于此。以他20多年收藏为线索的《民·潮—月份牌图像史》从月份牌原稿画及相关服饰的视角,解读了上海的城市文化符号及对今天的意义。与之相关的还有他2020年举办的“民·潮:月份牌画稿与20世纪时尚潮流展”。也由此可以看到,月份牌画师(如郑曼陀、谢之光、杭穉英、胡伯翔等)如何用画笔捕捉时尚生活方式,将广告画流传到普通民众家庭,成为人们追逐摩登的范本。

《民·潮—月份牌图像史》 作者: 张信哲/张艺安;2021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澎湃新闻:近几年,不少美术馆推出了众多近代城市研究不同面向的展览,展览与出版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展览和出版呈现出怎样的城市面貌?

邱孟瑜:我们跟艺术院校、艺术馆展开了积极的、长期的战略合作。比如,参与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持的“百年上海”课题研究。研究团队由学者、设计师、藏家、亲历者组成,历经2年时间,构建起“,并通过近300件不同类型的实物、手稿和文献,构成二十世纪前后上海设计样貌。其研究成果就包括2020年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课题展览、四次研讨会,以及2022年出版的《图像百年上海设计》。也参与刘海粟美术馆上海美专建校一百一十周年特别文化课题项目之“20世纪现代艺术与文化”,目前的成果是《慕琴生涯—丁悚与20世纪现代艺术与文化》的出版。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市民都会——上海:现代城市主义的样本”和“”的出版物。

《图像百年上海设计》 作者: 赵蕾 编著;2021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20年“百年上海设计展”,展览现场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现在的展览不是孤立的、十天半个月就撤了。很多美术馆的策划其实是带有母题性质的、成系列的,有追踪性的,并举办各类相关讲座、工作坊。这从社会美育的角度来讲,能够持续维持一个议题的关注度。甚至展馆之间也会形成呼应,让观众展开联想。比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系列展,就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城市文化的追寻。

《市民都会》 作者: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6年12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大家为什么都在追踪“我们从哪里来?”其实是要回答“未来我们到哪里去” 。现在我们专注城市创新,那么创新的基因从哪里来?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就是在找渊源,我们能看到五方杂处之后交锋与交融。《纸上摩登——近现代视觉文化与图像传播1910s-1940s》一书中,高鹏宇文中引述法国20世纪哲学家梅洛-庞蒂的一句话我很认同——“含混也有消极和积极之别:消极的含混只是描述现象,积极的含混似杂花生树,蕴藏着生成、创造的潜能。”

来源     

澎湃新闻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