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4岁从军,20岁当师长,40岁当中将,49岁被开除党籍。
他,敢爱敢恨,为爱绝交、为爱休妻、为爱罢官。
他就是电视剧《亮剑》李云龙的真实原型,开国中将王近山。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1915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县高桥镇,很小就没了母亲,8岁给人放牛,13岁给地主当长工,14岁从军,16岁任连长,作战勇猛,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第10师副师长、八路军129师 386旅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
1931年,反围剿中,红十师要度过皮河镇边上的一条大河。听说红军要过河,国民党12师立刻抢占了河北岸的山头,建立起了密集的封锁线。
红十师被封锁线挡住去路,时任师长的徐向前断定,红军如果再不攻下山头,就会有被包围的风险,于是给30团团长王宏坤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山头,攻不下山头,就死在山头!”
然而地形不利,武器又不如人,一波又一波的红军还没冲到山坡就倒下了。
“团长!让我们连上”,情势危急下,16岁的小连长王近山向王宏坤主动请缨。
王宏坤看了看王近山,又看了身边剩余的战士,团里能打恶战的军官,都倒在山坡上。只能让王近山试一试了,王宏坤一挥手:“上吧”
王近山来到阵前,举起大刀怒喝一声:同志们,为死去的战友们报仇!冲啊!”喊罢,王近山就如“疯子”一般冲向山头。
连里的战士一看连长已经冲在前头,又是为亲如兄弟的战友们报仇,都大喊“报仇!”,一个个如猛虎般向山头扑去。红军的狠劲震慑住了敌人,看着一群杀气腾腾的人像疯子一般冲向山头,敌军胆怯了,原本用惯的枪居然变得陌生起来。
王近山率先冲到了山顶,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接连砍死两三个敌军,阵地里的敌军,都被他的架势震慑住了,没有人敢上前和他拼刀。这时,一个一身肥膘的国民党大个子兵将手中的枪往身上一挂,双手扭住了王近山握刀的手。
刀砍不下去,王近山将刀一扔,反手就和大个子扭打起来。
眼看着连里的战士牺牲的越来越多,王近山更加愤怒了,他死死抱住大个子,朝着山崖滚去,想要与敌人同归于尽。
只见两个人抱在一起滚成一团摔下了山崖。国民党兵当场身亡,王近山幸免于难,只是头部被一个圆锥状的石头戳了个洞。从此,战友们都叫他“王疯子”。
战斗结束后,师长徐向前来到30团,亲自慰问了这位“疯子”连长,据《徐向前元帅》中记载:“徐向前初见王近山时,就感觉到王近山有种不同寻常的气质,一个又瘦又小的人,不仅敢和敌人拼命,还能战胜敌人,真是不可思议。”
1931年11月的黄安七里坪,新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召开发起黄安战役的作战会议。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布置了作战任务,最终战斗目标是攻克黄安城。
随后的战斗中,已经升任营长的王近山始终冲在队伍最前面,对他来说,那一排排横飞的好象并不是子弹而是轻盈的雪花。他像个杀红了眼的疯子,带领着自己的战士们在敌阵中喊叫着左拼右突,大刀砍得卷了刃,枪管打得发了红,敌人像割韭菜一样一排排倒下。
经过43天的血战,红四方面军乘势攻克黄安城,创下我军第一次夺取敌整师防守一个坚固据点的辉煌战绩,敌69师师长赵冠英被俘。
战后,徐向前褒奖道:好一个’王疯子’,把敌人都吓得尿裤子啦!”
此前,红四军只是私下里称王近山为“王疯子”,自从徐向前的这番点评后,就算是正式通过了“官方认证”,从此,王近山有了“王疯子”的绰号。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急调386旅旅长兼太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率一个团赴延安,担负保卫党中央的任务。去延安要途经日军的“扫荡”区,临行前陈赓特地把王近山喊到身边叮嘱道:“近山,此去你千万小心啊!记住,要尽快赶到延安,路上不要求战,如发生战斗,也要速战、速决、速离。”
10月22日,部队到达韩略村时,王近山从地下党那里了解到日军一个120余人的军官团近日将从此地路过,前往华北前线观看“铁滚扫荡”的成果。
王近山接到这个情报时气炸了,在我国的土地上还搞“战地观战团”,王近山的疯劲上来了,他不愿错过这个机会,决心打一次伏击战,天不怕地不怕的王近山如果放弃到嘴的肉,那就不是王近山了,说干就干。用他自己话说:“敌人的胸膛已经碰到我们的刺刀上了,难道我们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着看不见,让他们胡作非为吗?”
王近山观察过地形后决定,在韩略村南边的山沟中伏击这支日军,这个山沟下就是日军的必经之路临屯公路,王近山下达了速战速决的作战命令。
10月24日,伏击部队悄悄地进入设伏阵地,指战员们静静地隐蔽在用高梁杆、玉米秸制作的伪装后面,张弓待发,静候猎物。
上午9时30分,观察哨报告,日军的13辆汽车向伏击圈开来。王近山命令部队开始攻击时先打两头,把鬼子堵在路中间歼灭之。随着日军最后一辆汽车进入有效射程之后,王近山果断下令开火。
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除了三名日本兵钻山洞逃跑外,其余120名日军全部被歼,缴获92式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掷弹筒3具、步枪80余支,击毁汽车13辆的辉煌战绩。事后从缴获的日军文件中查明,这次伏击仗歼灭的日军,包括服部直臣少将旅团长以及6名大佐联队长,其余全是中队长以上军官。
这批日本军官本是来参观“铁滚式”扫荡新战法的,没料想他们自己先尝到了被扫荡的滋味。遭此打击后,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一气之下撤了一名日军中将师团长的职,还枪毙了一名驻韩略村的日军中队长。
在延安,毛主席亲自接见了王近山,对他说:我早就听说太岳有个王疯子,敢打没有命令的仗。了不起呀!这次韩略村伏击说明你很勇敢、果断、有胆略,抓住敌人打了一个漂亮仗!
解放战争开始后,以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组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王近山所在部队改编为第6纵队并任司令员。
1946年8月,1946年8月蒋介石趁我休整之际,一下出动了14个整编师38万人的强大兵力,妄图击我于定陶、曹县地区。刘伯承、邓小平决定以攻对攻,打掉孤军冒进的蒋介石嫡系部队——整编第3师,一举扭转我军的被动局面。
此时,我野战军刚打完陇海战役,人困马乏,而且弹药粮草缺少,全军4个纵队5万多人,许多建制团连两个营的兵力都不足,国民党整3师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训练有素,参加过远征缅甸的对日作战,师长赵锡田毕业于黄埔一期。
关键是整3师也有50000人左右,虽然双方人数相近,但是敌方装备精良不说,我方已经是疲惫之师了。
作战会议上,邓小平扫视4个纵队主官,采用激将法,他说:这一仗关系重大,打得好,我们就在冀鲁豫站住了脚,打得不好,那咱们就得背上背包重回太行山去。
大家都在思忖着,毕竟这是一盘险棋,实力太过悬殊,如果稍有不慎,我5万大军就会伤亡殆尽,整个中原战局不堪设想。
寂静时,站起来了,第六纵队司令员王近山站起来了,一席话掷地有声:我王近山立下军令状,我们纵队和整3师干!我们6纵比起兄弟纵队来说是个年轻的纵队,拿我们去拼是值得的!只要主力纵队能保存下来,晋冀鲁豫解放区就能坚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打,纵队如果打得只剩一个旅,我当旅长,打得只剩一个团,我当团长,打得剩一个连,我去当连长。纵队全打完了,我们对得起党,对得起太行山的父老乡亲!”
刘邓当即应允他的请求,王近山先是派出小队与敌若即若离,诱其进入刘邓首长预设好的战场——定陶以西大杨一带,而后直扑整3师师部所在地大杨湖。
9月5日夜,双方真正的较量开始了。王近山率第6纵总攻大杨湖,6纵指挥所设在距敌仅有300米的地方,刘伯承亲临前线打气,66纵共有6个团的兵力攻进村落,把敌59团团部等压缩在一处院落中。但是受到敌人强劲火力,6纵情况也不容乐观。这6个团每个团都不满500人,有的甚至不足百人。
王近山投入为数不多的预备队,并将机关工勤干部组织起来誓死决战。在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终把大杨湖踩在脚下,刘邓大军趁机进行分割围歼,蒋介石整3师全军覆没,赵锡田被生擒。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对王近山勇立军令状仍然记忆犹新:“那不叫疯,那叫革命的英雄主义!
在战争时期,王近山的“疯子”性格赋予他勇气,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在和平时期,这一性格却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1938年,王近山在神头岭战斗中负伤了,被转入129师医院疗伤。正是那段疗伤时间,他结识了他的妻子——韩岫岩。
韩岫岩是129师医院的护士,长得很漂亮,是医院的“院花”。在王近山住院时,一同住院的陈锡联看他们是男才女貌,于是暗中牵线搭桥,一年后两人就结婚了。
王近山与韩岫岩结婚后,虽聚少离多,但两口子感情非常好。韩岫岩原名叫韩秀兰,就因为王近山的名字里有个“山”字,她便把名字改成了韩岫岩。
新中国成立后,王近山率3兵团驻扎在重庆,年仅35岁的青年将军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经常应邀给大学生做报告。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幽默风趣的语言,让那些大学生敬佩得五体投地。他的风采把一个女大学生迷住了,她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妻妹—韩岫岩的嫡亲二妹。
此时,韩岫岩正担任海军医院副院长,突然得知第三者竟是自己的亲妹妹,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韩岫岩性格固执而且激烈,她使用了当时最典型的做法:发动亲友声讨、找组织、去妇联。以为施加压力可以让王近山回心转意,挽救家庭。
王近山一听妻子把自己的”作风问题”告到党中央,像只被激怒的雄狮,疯劲一来,反向组织打离婚报告,要和韩岫岩离婚。
然而这场离婚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一旦离婚,就坐实了王近山的“作风问题”,当时,有不少高级干部厌倦了原配夫人,换老婆现象比较严重。中央为严厉打击这种不正之风,对很多干部进行了严厉处分,人们称之为"铡美案"。
而此时提出离婚的王近山,正好撞到了枪口上,竟成了"铡美案"的典型。
老首长亲自出面做工作,只要不向法院提离婚,怎样都行,只要离婚,后果很严重,他无动于衷。
老战友苦口婆心劝说,有人甚至暗示说,你哪怕等形势缓和一点再离也行啊!他依然要离。
谁也劝阻不了他。形势也一天天对他“不利”了,组织对他下了最后通牒:收回离婚报告就算了,否则,开除党籍、军籍!
王近山却斩钉截铁地说:“我王近山明人不做暗事,这个婚我铁定离了,组织爱咋办就咋办!”
毛泽东火了,专门指示刘少奇主持“铡美案”,杀一儆百。
最终的结果必然是一撸到底,爱美人不爱名位的王近山被开除党籍,大军区副司令员职务被撤销,中将军衔被降为大校,从大军区领导被降职为副科级干部,调往河南某黄泛区的农场当副场长。
曾经让王近山感受天伦之乐的家也没有了,孩子们都站在可怜的妈妈一边,对现代陈世美充满了憎恨。而最让他精神崩溃的是,原来信誓旦旦的小姨子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终于背弃了"爱情",一夜之间离开他,无影无踪了。
对于这个结果,王近山二话不说,收拾行装就去了河南。在将军流放”的困境里,他得到以前的一个小保姆同情并相嫁为伴。
虽然身在农场,但王近山魂牵梦萦的还是他深爱的部队,在老部下肖永银的建议下,1969年春,王近山给毛泽东写信,承认错误并恳请回部队工作。在许世友的说情下,王近山恢复了党籍,恢复6级(副兵团级)待遇,调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1974年,王近山被查出了胃癌。听说此事后,韩岫岩心急如焚,买了大包小包的补品前往南京,想见前夫一面。但是王近山的态度非常坚决——就是不见。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才63岁,王近山是在军号声中辞世。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即使在弥留之际,他脑海中浮现的仍然是战争。
王近山走了,却把难题留给他的战友们,王近山的悼词上历任职务为: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而最后职务则是正军级的军区副参谋长。这虽是事实,但此刻又显然觉得不太妥当。毕竟20岁就当师长的王近山的最终职务和他的赫赫战功太不相配了!
刚刚复出的邓小平重新审定了悼词,他把“副参谋长”四个字圈去,挥笔写上“顾问”两个大字,并补发了王近山担任南京军区顾问的任命。这样一改就成了大军区正职,追悼会的规格自然不同了,抚恤的待遇也不同了。小平同志说:“近山同志为了革命出生入死不容易,我们能给死者的安慰就是这个了!”
5月17日,南京军区举行的王近山追悼会十分隆重,邓小平、徐向前、许世友、李德生、陈锡联、彭冲、宋任穷等党内元老参加了追悼会,王近山生前的好友与老部下,远道赶到南京参加追悼会,表达他们对王近山的哀思。原定500人的追悼会规模,实际参加的有1000多人。王近山为人民屡建奇功,他得到了应得的崇高荣誉。
1992年,王近山的纪念文集《一代战将·回忆王近山》出版,老首长邓小平特意为这位桀骜不驯而又战功赫赫的爱将题写书名“一代战将”。当时的中央领导江泽民、杨尚昆、李先念等也题词悼念。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