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以方便您及时收到更新提示,感谢您的支持。
“井冈山一别,你去哪里了?”
1952年,毛主席在杨尚昆等人的陪同下,前往河南等地视察黄河。到达河南后,他在前来陪同考察的人员中发现了毕占云,两人是故交重逢,自然欣喜万分,毛主席便开口问了这么一句。
毕占云与毛主席相识于井冈山,他也被毛主席称之为“率部起义第一人”。
1928年,毛主席在写《井冈山的斗争》这篇文章时,特别提到:
“湘敌驻桂东阎仲儒部有126人投入红军,编为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
很多人看到才126人,认为人数不多,但是它却有很大的历史意义。他是自“南昌起义”以后,第一个带领国民党部队成建制投靠红军的人。
投靠红军,上了井冈山,毕占云正式开启了新的革命道路。自30年代初,毛主席“赋闲”后两人就没有再见过面。
二十年未见,毛主席为什么还会记得毕占云?毕占云又做了哪些事?
一、弃暗投明,前往井冈山毕占云,1903年出生在四川广安。因为家庭贫困,16岁时就开始闯荡江湖。
他不仅处决了好些个盘踞在华蓥山上到处侵扰百姓生活的土匪,还抓住了土匪头子“潘赶娃儿”的得力助手“蒲瞎子”,他也因此被土匪追杀。
在家乡父老乡亲的帮助下,毕占云开始了流浪的生活。1922年,赶上军阀招兵,他便报名参了军。1927年,他离开四川进入湘军,因战功一步步被提拔为国民党新八军的一名营长。
这个营下面有3个连,其中有两名连长是我党党员,他们在从事秘密革命活动时,被发现了。在收到师长阎仲儒要处决这两人的电报后,毕占云就偷偷的告诉了他们,给了两人大洋当做盘缠后便让他们赶紧趁着夜色逃走。
事后,阎仲儒要追究责任,但是毕占云坚称自己并不知道那两人是共产党,并把责任推到了团长的身上,因为连级的长官都是团里任命的。
责任重大,没有人愿意为此丢了官职,最后大家统一口径,以两位连长夜里偷偷溜走为由,回复了阎仲儒。
阎仲儒当时便不再追究,但是他也没有忘记此事,后来军队整编之时就趁机把毕占云从营长降为了连长,并派他到井冈山“围剿”我军。
在随部队转移的途中,毕占云与负责保卫毛主席等人转移的红四军胡少海连队相遇,毕占云下令士兵向天空开枪,让胡少海突围出去。
此事又被人举报给了阎仲儒,毕占云所在的团长很气愤地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团里的副官蔡达景是名潜伏的党员,他就帮毕占云解围。
建议团长向师部汇报时,说毕占云因寡不敌众导致敌人逃跑了,后来奋起追击,将敌人击溃而毕部无一伤亡。
当时,队伍里好些人是毕占云的老乡,大家见阎仲儒一次次有意针对毕占云。总是派他去打最难打的仗,职位上,不升反降,有人提议投靠红军。
毕占云知道蔡达景的真实身份,就请他去联系正在湘南打游击的陈奇,由陈奇出面帮忙牵线。
陈毅和毛主席知道此事之后,非常欢迎毕占云等人加入红军的队伍,毛主席还让陈毅亲自带人到遂川的黄坳村与蔡达景商议起义一事。
但就在此时,阎仲儒向毕占云下命令,要求他在十月份与大部队一起围剿井冈山的红军。同时,还把蔡达景调回团部去了。
这样一来,蔡达景之前与陈毅商量的起义作战方案,只能由毕占云一个人执行了,而且还要赶在阎仲儒下令围剿红军之前执行。
陈奇收到陈毅的命令之后,立即派出两名战士前往毕占云处,与他一起商议起义作战路线。在商讨过程中,桂东县“清乡总队”的李胜良被毕占云的部下抓住了。
在李胜良的身上搜到一封信,信的内容正是有人举报毕占云准备叛变投敌及阎仲儒下令围剿毕占云部的事情。
事情紧急,毕占云当即召集部下告诉大家阎仲儒准备对他们下手,为了活下去他们必须要赶紧起义,其他人也都纷纷响应。
部队开拔前,毕占云给他们每人发了三块大洋。在毕占云的带领下,往江西左安方向转移,在路上遇到了前来接应他们的井冈山游击队,之后顺利上山。
据悉,当时毛主席告诉朱德和陈毅,毕占云起义的意义非常重大,开创了红军发展的先河,他准备亲自去接毕占云部上山。最后经过大家商议,由陈毅带着胡少海等人前去接应。
同年10月(1928年),在朱德的介绍下,毕占云在井冈山正式加入我党。五个月后,他被任命为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员。
之后,毕占云又前往闽西地区参与根据地建设。
在毛主席和朱德的领导下,先后破坏了国民党的三次“围剿”行动,将赣南和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使中央苏区达到了全盛时期。1931年,毕占云被任命为闽西红十二军参谋长、代军长。
1932年,宁都会议上,以王明等人犯下了“左”倾思想,坚持走“积极进攻战略”,但是由于他们人多势众,一味地贬低和否认毛主席提出的“积极防御战略”。
会上,王明等人还对毛主席以及他的作战策略进行批判,认为他“不尊重党领导机关”等。会后,毛主席被调到大后方去工作了,毕占云与毛主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开了。
二、服从指挥,建功立业毛主席说他与毕占云20年没见面了,其实,毕占云并没有缺席中国革命,而是一直都在执行中央命令。
1934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毕占云将两个团的新兵上交给了军委。而他则是接受了新的任命,担任红八军参谋长,开始长征。
到达贵州时,根据战略转移需要,部队做了整编,毕占云所在的红八军被编入红五军,他的职位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担任军委二科科长。
之后,部队北上遇到草地,前行艰难,再次遇到敌人疯狂袭击,部队损伤严重,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上级临时决定分散行动。
毕占云所在的部队,根据上级规划的战略路线前行,与主力部队分开不久,又遭到了敌人袭击。他与部队走散了,只好躲在附近的藏民家中。
为了尽快找到我军队伍,他乔装打扮成喇嘛,在藏族同胞的帮助下渡过黄河到达兰州。毕占云的处境依然很艰难,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敢随便打听红军的下落。
在兰州停留一些时日之后,没有找到组织,毕占云决定按照先前接到的行军路线图,前往陕西西安。
他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是红军,于是再次乔装打扮,伪装成乞丐,一路乞讨达到西安。到达西安后,毕占云更加绝望,因为西安当时到处都是国民党的人,比兰州的情况还要糟糕。
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下,毕占云更加不可能找到红军,于是只好继续沿街乞讨至陕北。
到达洛川时,他才打听到红军的消息,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在延安相见时,曾经的战友都不敢相信站在他们面前的乞丐就是曾经担任过军长的毕占云。
长征是我党和我军的长征,而毕占云则是依靠自己坚强的意志力,一个人走完了他的最后的长征之路。见到战友时,毕占云内心曾经的痛苦、恐慌和迷茫一涌而出,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1938年,日军进犯陕甘宁边区,毕占云带领着部分兵团人员,以打游击战为主,积极组织群众参加战斗,先后经历大小战役共计78次,粉碎了日军企图渡过黄河,攻占延安革命根据地的计划。
之后,毕占云还参加过沁源保卫战、百团大战等战役,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在解放战争时期,毕占云对淮海等战役战役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毛主席曾说过,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不过,据当年同样参加淮海战役的陈毅讲,实际上,毕占云的功劳并不在粟裕之下。
1948年10月底,华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准备发起淮海战役。
毕占云兼任刚刚成立的支前司令部司令员,负责调集豫皖苏边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援淮海战役。
从筹集军粮到物资运输,在战争发动前,毕占云做了很多努力。可是到了11月16日,战役刚刚打响十天,前线需要的担架和粮草越来越多。
物资供需之间出现了矛盾,当时正值寒冬,再加上路途遥远,负责看守转运的人员精疲力尽,支前干部人员也不足,牛驴在拉运物资的途中累死很多。
毕占云开会商议后决定,再从豫皖苏军区抽调一些人加入物资转运工作。据统计,在整个淮海战场上,总共有五百多万名支前民工,其中豫皖苏就占了一百多万。
11月下旬,淮海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各种物资消耗都非常大,我军已经解放的城市也出现了日常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
毕占云告诉大家,工作难度加大,工作量加重了,但是不能降低工作标准。他动员管辖区域内的军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
我军占领徐州后,毕占云再次接到任务,要求他必须在1949年1月15日前,保证陇海铁路修复完成,确保华北、华东和豫西等地的物资可以运往前线。
毕占云指挥工程队24小时轮流作业,在保证进度和质量的情况下,提前25天保证铁路修复通车。
战后统计,淮海战役中,豫皖苏军区向前线支援柴草3亿多公斤,担架三十多万副,肉和油有一百多万公斤,还提供了五十多万公斤的蔬菜等。
陈毅曾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他同时也高度赞扬了负责发动和组织群众的人的毕占云。
百万群众们用小车把战斗所需要的物资,拉到前线去,给战士们也带去了很大的鼓舞和支持。
1949年3月,河南军区成立,毕占云被任命为河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三、毛主席视察黄河,久别后的重逢1952年10月,毛主席乘坐专列,从北京出发,前往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南等地视察。
毛主席回忆,自己第一次见到黄河是在1918年8月。那是他第一次离开湖南,到北京勤工俭学。
当时,黄河洪水泛滥,河南地区很多地方都受灾了,他和同学在许昌待了好多天。正是因为这次的经历,解放后,毛主席每次视察河南,都会了解关于黄河的情况。
10月30日,在河南地方领导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等人的陪同下,毛主席前往开封视察,第一站来到了位于兰考县的东坝头(黄河决口改道的地方)。
站在黄河东坝头大堤上,毛主席忍不住感慨道:
“好一个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写这首诗,是为了抒发自己激愤的情绪,而毛主席此时再次提起这首诗,则是表达忧国忧民内心。他询问关于黄河决口、黄河改道以及因黄河而受灾的群众的生活等情况。
在此期间,毛主席还向有关人员了解三峡大坝的修建设计方案是怎样的,他强调一定要实现防洪、灌溉农田和发电等功能。
王华云告诉毛主席,据他了解,考察金沙江上游的通天河之后,是可以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的。
当天晚上,开会时,毛主席在与有关人员开会讨论黄河治理问题时,强调“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是他首次提出关于黄河治理的伟大号召。
会后,已经很晚了,毛主席还坚持自己的一个老习惯:每到一个地方考察,会翻看地方志。他查阅《汴京志》、《河南通志》等书籍,专门了解黄河的泛滥史。
10月31日早上,毛主席乘专列离开开封,前往郑州,来到黄河岸边的邙山山顶。他告诉大家一定要保护环境,杜绝滥砍滥伐。
并再次提醒河南省委、郑州市委、军区等同志,一定要治理好黄河水患,确保黄河的安全,也要确保黄河铁桥也是安全的,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在考察中,毛主席听取地方人员关于黄河情况的汇报时,在汇报人员名单上发现了“河南军区副司令员毕占云”。
两人二十年未见了,但是毛主席还是能够一眼认出他来。眼前的毕占云正,是曾与他一起在井冈山上点燃起革命之火的毕占云。
再次相见,毛主席询问毕占云自分别后都去了哪里。
毕占云感激涕零,没想到毛主席还记得他,于是向毛主席汇报分别后的革命历程。两人的革命友谊,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平淡!
写在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先点个“关注”,让我们在互动中成为互相的铁粉,以便您及时收到文章的推送!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