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5日,一份申请补授上将军衔的文件被送入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认真审阅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当即在文件最后位置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意!”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授衔的最后一位上将,有着“将圣”的称号,毛主席对他十分看重,甚至曾经感慨过:“如果没有他,新中国至少也要推迟10年时间才能成立。”
在这位“将圣”去世后,他女儿公布了父亲留给自己的一段话:
“纵然给我更大的权力,我也绝不以权谋私!纵然给我更多的金钱,我也绝不丢掉艰苦奋斗!纵然让我再活80岁,我也绝不止步不前!”
这位开国上将是谁?为什么毛主席对他有着如此高的评价?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他又为何没有露面,而是等到3年后才被补授上将军衔?
彭老总引路,朱老总训话1928年,距离四一二政变仅过去一年时间,全国仍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下。在艰难的抗争过程中,我党随时都面临着覆灭的危险。为应对危局,此时担任湖南独立5师第1团团长的彭德怀正在筹划一件大事。
而人才是第一资源,想要完成革命工作,身边就少不了出谋划策和冲锋陷阵的同志。当彭老总为此感到苦恼时,一位名叫李聚奎的青年来到了他的身边。
对于这名积极上进,一心救国的热血战士,彭老总刚一见面就产生了极大的好感。随着相处,李聚奎也被彭老总的思想和气度所折服,义无反顾加入了我党。在党小组会议上,他庄严的承诺道:“我这一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说到做到,李聚奎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
7月22日,随着彭老总一声高呼,李聚奎和其他同志们一同冲向了平江县的国民党第5师师部以及政府部门。战斗过程中,李聚奎浑身浴血,连连杀敌,极大地鼓舞了身边战友的士气。最终在彭老总的领导下,平江起义大获成功。起义部队缴获近千支枪,解救了600名被关押的爱国志士。
当然,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后这支被改编为工农红军第5军的队伍,面临着反动势力8个团的围剿。经过一天的激战,我军选择了战略性撤退。当部队来到白沙后,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刺杀案。
原来在彭老总毫无防备时,不远处已经有双阴翳的眼睛盯住了这边,他就是队伍的大队长雷振辉。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雷振辉早已被吓破了胆,一直谋划叛变投敌,而彭老总便是他最好的投名状。
这天找到机会的雷振辉,趁着彭老总正在讲话,突然抢过警卫员的枪,对准彭老总准备扣动扳机。千钧一发之际,李聚奎冲了出来,将雷振辉压倒在地上,同时另一位同志紧急冲来帮忙,将雷振辉当场枪决。事后虽然李聚奎没有居功自傲,但彭老总却始终记得他的救命之恩,经常念叨:“要不是李聚奎,我早就和马克思会面去了。”
1928年年底,在彭老总的带领下,红5军与毛主席领导的红4军在井冈山会师。在这段时期,李聚奎接触了不少先进同志,汲取了诸多先进思想,其中最让他难以忘怀的便是朱老总的训话。
朱老总早年投身革命,便已经担任过司令官、警察厅长等职务,现在又担任军长,在大家眼中,他一定很有派头。可当看到旧棉袄旧裤子还打着补丁时,所有人对朱老总有了不一样的印象。
紧接着朱老总的讲话更让人精神一震:“当红军要有三条,一不要钱,二不要命,三不要家,有这三条才能当好红军。”对于朱老总的训诫,李聚奎深以为然,此后无数年,他始终记着这句话。
长征开路先锋,抗日不少威名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李聚奎已经成为红一军团第一师的师长。在三甲嶂一带,他遇到了国民党后来的小委员长陈诚。陈诚以三个师的兵力对红一师第一团发动进攻,准备将这支主力团一举歼灭。
在李聚奎的指挥下,红一团固守三甲嶂,足足抵挡了敌军一天一夜时间。同时李聚奎调集援军,以内外夹击的方式成功溃败敌军,让陈诚记住了这位战场上的将圣,直到晚年接受采访时依旧对此念念不忘。
不过局部胜利难以影响全局,因为王明等人的激进领导,我军最终失败,被迫踏上长征道路。此时李聚奎奉命带领队伍在前冲锋,清理敌军设置的一切障碍。
出潇水、战湘江......1935年1月,在四渡赤水河前,毛主席与李聚奎见了面,刚见面毛主席便说道:“先锋军损失惨重,中央打算将师缩编成团,这样你就要从师长当回团长了,你觉得行不行?”
对于毛主席的问题,李聚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行!”
虽然最终红一师没有缩编,但从这段对话中可以想象到,长征中红一师所面临的危险和艰难。
1935年5月,李聚奎率军来到了湍急的大渡河前。在这处险地,蒋介石布置了重兵,并调集了重武器防守在河对岸,准备一举堵死我军退路。在全军危机面前,李聚奎下令第一团不惜代价,强渡大渡河。
很快红一团选出了18位能力超群的勇士组成突击队,准备强渡此河,为后续部队渡河争取更有利的条件和更多的时间。这个策略很成功,在突击队的掩护下,我军主力成功渡河。战后周总理都忍不住夸赞道:“红1团是‘天下第一团’!”而团长杨得志却回应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是李师长领导有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聚奎担任陈赓386旅的参谋长,与这位性格幽默的大将开始了搭档关系。次年3月,长治被日军108师团侵占,邯郸打破长治的主干道被打通,在补给线的支持下,日军将再无后顾之忧,严重威胁到我党要地陕甘宁的安全。
为了阻挡日军西进的脚步,129师奉命切断补给线,歼灭敌军有生力量。李聚奎参与了此次战役的战术商讨,并提出了设置伏击点等有力举措。
随即我军在神头岭布置大批伏兵,派出一团兵力佯攻黎城,引出日军大批援军进入伏击圈。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仅用了两个小时,以伤亡240人的代价,成功歼灭敌军1500人。此战不仅大大鼓舞了我军士气,同时也将日军折服,称之为第一流的游击战术。
抗美援朝大功臣建国后,南征北战,建功无数的李聚奎担任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由于他的脑袋灵活,点子多,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毛主席亲自批示,直接调任李聚奎当东北军区后勤部的部长,负责战备物资的筹集管理。
大家可不要小看后勤工作,虽然没有冲锋前线来的热血,但缺少了物资供应,再强的部队也无力战斗,而抗美援朝战场的后勤尤为艰难。
建国初我们还没有自己的空军和海军队伍,制空权只能眼睁睁地拱手相让给美军。而美军也了解后勤物资的重要性,经常会派出轰炸机轰炸还在路上的物资。不仅如此,只要我军敢明火烧饭,暴露位置,美军轰炸机立马便会到位,对我军军营地进行狂轰乱炸。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战士根本不能吃上一顿饱饭。
面对一直运一直缺的物资,李聚奎也是愁得难以入眠,到底该怎么让志愿军战士安心地吃到饭呢?突然李聚奎想到了一件往事。当年红军西路军在西北被马家军击溃后,李聚奎便是靠着沿途乞讨才逃出生天,重归队伍。而路上他吃过一种百姓接济的炒面,易保存还管饱,完全可以运送到朝鲜战场,让我军战士都能补充足够的能量。
说做就做,很快第一批炒面便被生产出来,在送入朝鲜后,果然解决了志愿军战士们的温饱问题。最终炒面成为了志愿军们的主要物资之一,月需求量高达900万斤。而仅靠东北,根本无法供应所有战士们的口粮,因此在向中央汇报得到批示后,周总理立即下令中南、华北等地区全部生产炒面。
战场上负责后勤工作的副司令洪学智曾经感慨过:“如果没有炒面,根本解决不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物资保障!”所以说虽然未上战场,抗美援朝中李聚奎的贡献并不小。少了他的贡献,前线的将士们长时间忍饥挨饿,又怎么坚持到战争的胜利呢?
就低不就高,共产党人的觉悟1955年9月,中南海热闹非凡,大部分的开国将领全部汇集于此,等待着接下来的仪式。终于在国歌声响起后,将官授衔仪式正式开始。可当所有将官一一领到命令状后,却没有李聚奎的名字出现。这样一位从红军时期走来的功臣,为什么没有被授衔呢?
其实在最开始拟定授衔名单时,毛主席也在被考虑范围内,而且是最高的大元帅军衔。可毛主席并没有接受这份荣誉,他直接回绝道:
“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我看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的好!”
自此无论是周总理还是邓公,这些在地方上工作的元勋都没有参与评选军衔。而李聚奎本来是有资格评衔的,甚至已经出现在了名单内。可就在授衔仪式的两个月前,他接到了一项任命:“脱下军帽,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
直到1958年2月,李聚奎正在办公桌前处理繁杂的政务文件,突然接到一则消息:“经过中央商议决定,调任李聚奎同志担任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既然从政务岗位回归军队之中,军衔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资历贡献,李聚奎本就完全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而在担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期间,李聚奎组建协调并大力发展了这个部门。依此贡献和职位级别,他完全有评选为大将的条件,可大将只有10个名额,需要为李聚奎额外破例吗?
对此李聚奎十分坦荡,他甚至公开表明态度:“就低不就高,上将就行!”这样一句话,不仅解开了军委的难题,同时也表现出了李聚奎的豁达大度,他始终记着自己入党时的承诺,一心为党,跟着党走。
接下来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从长征时的急先锋,到石油工业部门的辛勤工作,毛主席对于李聚奎的贡献一直看在眼里,上将军衔是他早就应得的荣誉,因此主席才会大发感慨,赞扬他对新中国的贡献。
1995年,李聚奎已经90岁高龄,躺在病床上的他已经不复当年的勇武,在儿女面前,他颤颤巍巍拿出了自己的遗产清单,上面写的正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6月25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聚奎口中仍在喃喃发声,喊着自己入党介绍人的名字:“贺国中同志,你来了......”
李聚奎将军一生都在跟着党走,为人民服务。即便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心中最记挂的依旧是党和人民,这便是一位共产党人的觉悟和坚守。向英雄们致敬!向奉献者们学习!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