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4万义勇军悲壮回国之路,零下30度行军,路上冻死一半

6 已有 133 次阅读   2023-12-23 19:59
 4万义勇军悲壮回国之路,零下30度行军,路上冻死一半 

引言

1931年9月18日,中国爆发了"九一八事变",而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实施了消极的对抗政策,以张学良为首的抗日军队收到蒋介石的命令退回关内,导致日本侵略者严重危害了我国东北三省的安全,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坏事做尽,百姓生活毫无希望可言。面对当时的时局,中国各地各阶级的百姓们开始反抗,中国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便成立了。在战争结束后,抗日义勇军的同志们走在归国的道路上,所到之地,当地百姓们都夹道欢迎,不乏热泪盈眶者。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英雄。

01

东北抗日义勇军,是由学生、农民、工人、商人等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普通百姓们组成,他们舍生忘死,一心只为国家安危,肩负起了拯救国家于水火的重任。仅仅过了一年,这批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成员就扩展到了三十多万人。虽然人数众多,但无奈硬件条件不够,没有足够的武器,没有统一规范的训练。义勇军们还拿着大刀长矛这些冷兵器与敌人的长枪短炮相搏斗。虽然这些条件不足,但士兵们没有一丝退缩,仍然拼尽全力与敌人战斗到底。也不出意外的死伤惨重。

不仅仅是武器弹药,医疗卫生条件也是十分简陋,更别说医术精良的战地医生。很多士兵都因为伤口感染没有及时医治而失去生命。一个个鲜活而又年轻的生命,本来是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的,可是现实总是如此残忍。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有时还会接着给你关上一扇窗。一般正规部队,都会有专门供给粮食的单位,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同志们粮食来源就仅仅是当地百姓们捐赠的。但依旧经常食不果腹。住宿条件更是简陋,在东北的大冷天里,士兵们就在雪地里抱团取暖,由于怕暴露,也不能点火堆来取暖。

02

迫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战士们终于顶不住了,于是计划撤退。可是,就连撤退的路也不通顺,前有日本侵略者猛烈的炮火的进攻,后则是苏联国界,义勇军的士兵们举步维艰。而正在关键时刻,南京方面终于做出了正面回应,开始与苏联进行交涉,希望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同志们提供方便,最终决定由政府提供资金,让抗日义勇军的同志们以及当地百姓和老幼妇孺们,从苏联绕道回到新疆。

在回国的旅程中也依旧十分艰难,东北寒冷的天气可想而知,零下几十度,物资缺乏,食物短缺。路途中饿死冻死的人不在少数。面对这些死去的鲜活的生命,南京政府提出由他们提供更多资金,希望苏联方面可以为抗日义勇军的同志们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可是,当时的世界局势极不稳定,苏联也自身难保,没办法提供南京政府所需要的物资。这些同胞们只能忍受饥饿与寒冷踏上归国之路。

03

抗日义勇军的同志们和百姓们忍受了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和饥饿,按照平均来算,每个人每天只有一点点粮食,这只是平均算的,也就说明,还有一些人是根本都没饭吃的。原本浩浩荡荡的三十万大军,在距离新疆不足几百里路的时候,仅剩四万人,而真正回到祖国的不足两万人。经过长途跋涉,义勇军们终于到达了新疆。在他们到达的时候,当地的居民将他们团团围住,热烈欢迎,喜极而泣或许就是这样了吧。在经历了与祖国的长时间分离,突然感觉脚下的这片土地如此的熟悉而亲切。新疆政府为抗日义勇军的同志们提供实物被褥以及各种生活必需品。百姓们也以最高的礼节来欢迎归国的义勇军们。这群居民不是别人,正是受到清政府恩惠的锡伯族,他们世代守在边关,以此报答大清朝。如今再次见到祖国的人,倍感亲切。而这些义勇军们也必须要立马重返战场,虽然当地百姓们有万般不舍,但是保家卫国要紧。后来,百姓们也得偿所愿,义勇军们在新疆安了家。与当地百姓们一起保卫祖国的边疆。

结言:

无论我们的祖国是穷困潦倒还是繁荣富强,在我们的身体里,流着的永远都是祖国的血。而我们的每一份热血,都必须洒在祖国的大地上。面对外来侵犯,我们也将会团结一致,共同捍卫中国的尊严。

参考文献:《战争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纪闻》

来源   战史看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