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井冈双雄”袁文才和王佐因何被杀,杀人者最后有什么的结局呢?

5 已有 771 次阅读   2024-07-19 17:10
小编推荐
 “井冈双雄”袁文才和王佐因何被杀,杀人者最后有什么的结局呢? 

井冈山时期“错杀袁文才和王佐”是我党和我军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该事件的直接后果就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彻底失守。同时由于“袁、王”被错杀,导致原井冈山的队伍分崩离析,以至于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虽然有56位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但是井冈山籍的却只有一人而已。

“袁、王”被杀的原因错综复杂,部分是由于当地“土客”的矛盾,加之当时“左倾”的错误路线,同时也有袁、王自身的原因。

在目前的很多文章中,多数对于该事件的描述语焉不详,或者一带而过,往往让很多人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何至于此?

湘赣边界

该事件中对立的一方是以朱昌楷、龙超清和王怀为主的湘赣边界特委,而另一方则是袁文才和王佐带领的客家籍部队。

毛泽东来到井冈山之前,当地并非没有党的组织。

朱昌楷、龙超清和王怀都是原井冈山土籍(原住民)人,加入共产党后,被组织派回井冈山发展党员,开展农民运动,三人后担任过宁冈县委书记和永新县委书记等职务。

袁文才和王佐则是客家人(历史上由于战乱从北方流落到南方一带),由于多数客家人穷困,便组织起来占山为王,成立队伍,俗名叫做土匪。

土、客之争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因为土地引发的争端。当时的井冈山地区,大约20%的土籍人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而80%的客籍人被迫成为佃农,生活贫困。

1926年秋,在面对原北洋军阀政府及各地农民运动的影响下,龙超清策动袁文才发动起义,将其部队改编为农民自卫军,推翻了宁冈县的北洋军阀政府,成立宁冈县委,并发展袁文才入党;第二年,协同王佐的队伍攻下永新县城,成立永新县委,朱昌楷、王怀任委员。

需要说明的是,彼时的县委和袁王的部队只是名义上的组织关系,并没有完全取得领导的权力。因此,当时流传一句话,“土籍的党,客籍的枪”。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进行三湾整编,龙超清得知此事后,前往永新县三湾邀请毛上井冈山,并在毛泽东和袁文才之间联络沟通。后毛泽东带领宛希先在宁冈大仓村会见袁文才,并成功说服袁文才进行合作。

1928年2月,毛泽东上井冈山,袁文才和王佐的自卫军接受改编,成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为副团长。在以后的历次战斗中,袁文才带队勇敢拼杀,后被选为湘赣边界工农政府主席。

“土、客之争”

“土、客之争”并没有因为毛泽东的上山而消失。因为手中有了枪,袁、王的腰杆更硬了,同时更不买“土籍组织”的帐了。

1928年春,工农革命军成立了宁冈县政府,土籍人士强烈要求由土籍党员担任宁冈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而客籍人士认为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应该由客籍党员担任。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不得不采取了轮岗方式。

然而,土籍出身的第一任主席文根宗任期结束后,该由客籍出身的甘金皇继任了。土籍占多数的党委会却耍起了心眼,说甘金皇文化低、能力差,把他拱开了。

而客籍的袁、王等人由于手中有枪则有时表现强硬,一次县政府开会时,袁文才直接下了龙超清的枪,说什么“你是县委书记,负责主持党务工作,打仗用不着你,带枪纯属多余!”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龙超清虽然气炸了肺,但也只能咬牙忍下这口气。

(龙超清)

此外,袁文才还与土籍出身的时任宁冈县委书记谢希安为了一个名叫陈白英的寡妇争风吃醋。

如此种种,不堪细说。

对于土、客之间的争端,毛泽东看得很清楚,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曾写道:“边界各县还有一件特别的事,就是土客籍的界限。本地人的土籍与数百年前从北方移来的客籍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界限,历史上的仇怨非常深,有时发生很激烈的斗争……”

虽然毛泽东在调解双方矛盾时做了大量的工作,双方的矛盾有所缓和,但由于彼时特殊的环境,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来彻底解决。

“六大”文件

1929年初,党的六大的一个文件被送到了井冈山,在这份《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提出“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武装起义以前可以适用,武装起义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的镇压他们。”“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首领,即令他们帮助武装起义亦应如此,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

1月4日召开的“柏路会议”上,在避开袁文才、王佐的情况下,毛泽东召集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陈正人、谭震林、宛希先、龙超清、王怀等人开会,征求大家的意见。

龙超清和王怀等人当然是希望执行该文件的指示,而朱德陈毅等人则认为“袁、王早就是革命同志了,我们不能互相残杀。”

(王怀)

湘赣边界特委书记邓乾元却说:“中央文件无论如何也不能无视,目前可以先把袁文才的苏维埃政府主席一职免去,其他的事再从长计议。”

会议最后采用了折衷的方法,先免去袁文才的苏维埃政府主席之职,让其改任红四军参谋长,随红四军远征赣南。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袁文才和王佐分开,避免他们在一起做出蠢事来,也是个保护的目的。当然,这是主流的说法。

同时,毛泽东将宛希先留在井冈山,因为他是土、客双方都信任的人在必要时可以居中调解、缓解双方矛盾。

袁文才的困境

世界上的多数问题出自偶然上。

1929年5月份,随军出征的袁文才无意中看到了那份“六大”的文件,当下大惊,才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觉得自己孤身一人在军中犹如一只随时待宰的羔羊,便拿定主意,脱离部队,潜回井冈山。

与袁文才有矛盾的谢希安知道此事后,便立刻向时任想赣边界特委书记的邓乾元汇报此事。邓乾元召集宁冈县委会议讨论此事,龙超清等人主张开除袁文才的党籍,而客籍的委员则表示反对。最后宛希先和了稀泥:给袁文才留党察看3个月的处分。

(袁文才塑像)

自此,袁文才和王佐与湘赣边界特委越行越远,并且开始自行其是。

邓乾元在1929年8月被调往湘鄂赣苏区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兼红八军政委之际,向中央递交了一份长达1.2万字的报告书,郑重提出了除掉袁、王二人的办法。

邓调离后,土籍的朱昌楷接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因此加快了除掉袁文才和王佐的步伐。

而居中调解的宛希先却也因此给自己埋下了被杀害的伏笔。

宛希先被杀害

宛希先很早参加革命,并参加了秋收起义,在“三湾改编”中坚定支持毛泽东的做法,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政治部主任。如果不牺牲的话,建国后绝对是正国级领导人。

关于宛希先的被害时间有两种说法,通常的说法是1930年2月24日,而在井冈山上他的雕像上则显示卒年1929年11月。

除了湘赣边界特委对于宛希先保护袁文才不满外,永新县委负责人刘真对于宛希先的私仇也是重要的因素。

刘真的妻子叫龙家衡,在一次战斗中我方损失惨重,龙家衡被认为是告密人。得知此事后,宛希先让人将龙家衡送到永新县委处理,没想到在途中因为争吵押解人员将龙家衡打死。而刘真则将妻子的死算在了宛希先的头上。

1930年2月份,在外的宛希先得到湘赣边界特委的通知,命他赶回参加进攻永新县城的战斗。由于路途耽搁,24日宛希先才赶到永新大湾村。刚到大湾,宛希先便被王怀等人以贻误战机为名绑了起来。宛希先知道祸在眼前,便趁看守疏忽,寻机逃了出去。

得知宛希先逃走后,王怀动员千余人搜山,后宛希先被发现,未等他开口,就被推进一孔用于保鲜生姜的窖中,被乱枪射杀。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宛希先被追认为烈士。

罗克绍事件

导致特委下决心除掉袁、王的导火索则是“罗克绍事件”。

罗克绍,是茶陵县反动靖卫团团总,又是茶陵、酃县、宁冈、永新、莲花五县“联防”总指挥。他有一支300多人枪的队伍,还有一个30多人的兵工厂,能造枪。袁文才、王佐一直很想抓住罗克绍,并搞到他的兵工厂,成为边界红军的兵工厂。

1930年2月2日,在一次行动中,袁、王活捉了罗克绍,同时还抓住了罗克绍的28名枪工,并把他的兵工厂机器等一并搬到宁冈。

不过,袁、王并没有杀掉罗克绍,反而回来后好酒好肉地招待罗克绍。

其实,袁、王的动机是利用罗克绍的关系采买钢铁、洋硝等原材料,以利造枪。若杀了他,这些事就泡汤了。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罗克绍争取到革命队伍中。

但问题是,袁文才并没有将前后计划和行动向组织汇报,做事全凭个人意气。而此时他们与反动派一起吃吃喝喝不能让人不产生联想。

凌晨的枪声

得知此事的湘赣边界特委朱昌楷连夜召集龙超清、王怀、谢希安等人开会,准备制订具体计划,解决袁、王。

此时,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也回到了永新一带,随时可以作为军事支援,毕竟袁、王手下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

1930年2月22日,袁文才收到了“毛委员来信”,说是要袁、王部队配合红五军攻吉安,将队伍开到永新城听编,并且称将边界各部编为红六军,袁文才为司令、王佐为副司令。

袁、王不疑有他,率部开往永新县城。特委事先安排了袁、王部队的住宿地点,袁住在尹家巷22号,王佐住在尹家祠。

23日晚,彭德怀派出第四纵队赶到永新。到永新后,即包围了袁、王及其部队驻地。

24日拂晓前,边界特委书记朱昌楷第一个闯进袁文才房间,袁文才尚不知何事,即被朱昌偕开枪打死在床上。负责解决王佐的永新县彭文祥正赶到王佐的住处,王佐已听见枪声,情知有变,即与刁飞林等几个心腹骑马往宁冈方向的东门外逃去。未料通往宁冈的东门浮桥已被拆掉,王佐等即涉水过河,水急河深,王佐等不会游泳,即淹死在东关潭里,几天后尸体才浮出水面。

就这样,袁文才、王佐这两位曾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物,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之下。

留守宁冈、井冈山的袁、王部分队伍听闻首领皆被偷袭而死,纷纷反水,投靠了反动派,井冈山彻底失守。这以后直到1949年9月底,井冈山一直被反动势力占据,我军几次攻打,都未攻下。

后来

毛主席获悉袁文才、王佐被杀后,曾大呼可惜。但在战争年代,由于形势错综复杂,此案又牵扯颇广,因此不便推翻边界特委当年作出的结论。

1949年解放军渡江后,4野和2野一部迅速解放了江西,主席特意吩咐有关人员一定要找到袁文才、王佐的后人,并着手为这起冤案平反。袁文才儿子袁耀烈和王佐的儿子王寿生,一起受邀参加了开国大典。1950年,袁文才和王佐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31年8月,湘赣开始“肃反”运动,因害怕被牵连,朱昌楷逃至梅花山上的一个山洞。弹尽粮绝下,朱昌楷选择了开枪自尽。解放后,朱昌楷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30年12月,赣西党内进行肃反,龙超清被诬为“AB团”首要分子,1931年底在江西广昌县被错杀,年仅26岁。解放后,龙超清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32年5月,在“肃反”中,王怀在万泰县被错杀。1945年党的“七大”,由毛泽东亲自提名,为王怀恢复名誉,并正式追认为革命烈士。

1933年,邓乾元被“左”倾路线执行者打成“AB团”分子,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34年长征前夕被迫害致死,年仅30岁。

来源   家德的故事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