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乡村的面貌已经有许多年都没有见到过了,在今天21世纪中国人的眼中,今天中国的乡村其实就是贫穷,野蛮,挨饿,不懂现代科技的代名词,但与之相反的是在古代文人的诗书笔墨之下,在那些退休的乡村绅士身上,中国的乡村永远都是心灵最后的寄托之地,那个时候的乡村充满了感情和诗意一般的温和。
传统乡村的温情画意
其实经历过或者去过中国传统乡村的人都应该有这个深刻的体会。中国传统乡村之中保存较好地方有安徽的村落,山西晋南的老宅子;还有丽江古城周围;这些乡村之中的破旧房屋有的成为了文物,有的则是与杂草一起共存,在这些乡村房屋的门匾之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诗书传家”和耕读持家,君子修身,保境安民,传道解惑这些题字。
当年书写这些文字的人早已经沦为了黄土,这些门楣在风吹日晒之中也将化作灰烬,没有多少人去重视,这始终是少数人的爱好,但这极少数文字和爱好的背后却是中国乡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这些词汇以明清时代的楷体,或者宫廷体裁书写,其中的深奥和难度就算是今天号称学富五车的大学生也很难真正解释其中的含义,更不用说背后的文化了。从这些明清时代乡村的古代词汇之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百多年之前那个时候的精神气质,从中体会到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之下的乡村风流,这些意蕴和意境在今天的中国乡村已经再难寻到半分。
经典的词汇从来都不需要豪放的语言和壮阔的句子来支撑,这乡村门楣上的文字是旧时代中国文人的自我约束,在法律不下乡村的地方,他们使用道德这平和的手段对自我和同村之人进行管理,效果不知道为何却是出奇的好,虽然说门楣并没有消失,但背后的文化价值和人文气质却是消失的一干二净了。
今天乡村门楣的变迁
今天中国的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计划使用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塑造出来了许多新奇的门楣牌匾,有的是为了追求福运而书写的福星高照,有的是为了追求子孙好前途和写的鹏程万里;然而更多的却是家和万事兴与财源滚滚这些利益的追求,今天的门楣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加持之后变得十分的庸俗。
这些门楣和牌匾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的确是当年的一个延续,但延续的不是精神文化,不是传统气质,而仅仅就是一个形式,这种形式以物质载体呈现,成为了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同质化产品,失去了真正的荣耀和对于这块牌匾精神的追求。
读书人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多,教育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可是如果真的就从今天的读书人数量来看的话,今天中国农村的读书人数量绝对是明清时代农村几十倍之多,可为何今天的农村整体气质却是远远不如当年呢?从前的典雅和精神在消失,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传统乡村的道德操守和灵魂追求在一步步远去。
有一句话说的好,在大势的变化情况之下,任何人的努力都是白费的,但大势的变化和最终结果都是后来知道的啊!你在不知道的大势确定和未来结果的情况之下难道就会选择不努力了吗?由中国古典乡村过渡到今天中国的现代乡村,我想起来了那些传统中国乡村之中的乡绅,其实他们这群垂垂老朽才是真正的乡村文化之魂。
中国乡绅的含义和构成
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一直的强调过去的乡绅是乡村传统文化之魂,那究竟什么是乡绅?这一点是探讨乡村文化衰落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其实乡绅是由两部分人组成,其中一部分是士大夫官员在年老退休之后隐居在乡村之中;这些人的身上曾经都有官职,有的是显赫一方,有的是一文不名。
还有一部分则是没有做官,但曾经诵读诗书万卷,对于传统文化掌握程度极高,在乡村之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人。这两类人都可以成为乡绅,他们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读书人”。另外一个就是“老年人”。 这两类人群其实就是散落在乡村之中的士。
这些失去官位或者年老之后主动放弃官职,又或者从来没有官职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老派读书人构成了乡绅群体。这些农村之中的乡绅身上有着超越普通百姓的文学知识和道德涵养,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为官一方,对于百姓的生活和诉求有着清晰的了解。
年老之后的他们并不是一无所用,他们熟悉朝廷的圣旨和传达方式,能够将朝廷的旨意正确的传播到民间之中,也可以将百姓的情况反映到官府之内,所以在古代被有识之士称为方圆百里乡村之望,是民间困苦的寄托人,是百姓的希望和保护神。
这些人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他们虽然已经退休不再过问朝廷决策,但依旧是通过报纸关心着国家大事和朝廷策令,在乡村之中主动承担起来了传承文化,传播知识,教化一方的责任,同时间以白身布衣的身份去承担地方上的教育,不拿俸禄,不吃回扣,在地方管理和发展上面贡献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这些明清以及往日中国古代的乡绅其实就是中国乡村的灵魂人物,他们老则老矣,却代表了方圆数十里乃至于百里的风气和文教。所以一个好的乡绅能够维持这个地方的风俗,坚守道德准则,维持老者崇高的地位,让年轻人之间相互谦让,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总是诉求于乡绅,这样的乡村往往都是丰收在望,这里的人往往都是高寿幸福。
中国乡绅文化的核心
中国乡村文化的核心是合格的乡绅,而不是那些土豪劣绅,乡绅文化的核心又是“绅”。他们是一群有志之士,即使到了晚年依然要发光发热,从周朝遗农业确定了我们国家文明的底色之后,乡绅群体就开始形成。那个时候将村称呼为“里”,这是上古时代造字六法之中的象形字,反映的其实就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靠着田土生存,靠着田土居住。
这些从事稳定事业的人成为了中国人最早文明的创造者,他们一辈子几代人固定在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地方,不用像游牧民族和商业人士那样奔走四方,他们世世代代都守护在自己的土地之上,其实这种行为很像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将根从出生开始就深扎进去了。最深厚的感情永远都是在自己的故乡。
虽然中国人讲究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了这等志向,大丈夫就更应该行走四方,可行走四方始终是年轻人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可以有归途,到了老年之后,再大的事业和名利都抵不过“落叶归根”的信念,这是农业文明几千年以来奠定的真理,华夏文明各个朝代打不破的定律。
士子读书人的梦想
修齐治平不仅仅是儒家的概念,更是古代中国读书人共同的理想,这些乡村士绅年轻的时候谁没有胸怀天下,在少年时代就开始了几十年如同一日的寒窗苦读,最终经过层层筛选通过了科举考试,一个孤单的身影奔赴万里之外,只是为国家效力,祈求这天下再度小康太平。到了晚年的时候则是选择褪尽一身功名利禄。以最为朴实的状态衣锦还乡。
他们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整个宗族和乡村的成就,他们在朝廷天下之中的名望是整个乡村百姓的骄傲,他们的学问谈吐被后辈学子所敬仰,他们这些暮年归来的英雄带着一身的成功气激励着无数后来人蓬勃向上发展。
中国古代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之中,有三千年的时间都是以这样的一个循环度过的,那个时候的乡村每隔几年就会见到一批批告老还乡的官员荣归故里,然后所换来的是一批批新的有志少年走出大山乡土,这样一个人才老少往还的过程构成了中国古代人才的活性循环,使得乡土成为了无数英雄豪杰的起点。
与当今不同的是,自宋代乡村兴起以后到清末民国这千年的历史之中,有人做过不完全统计,千年之中中举人数乡村多于城市。这放映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其实再明显不过了,农业古国的中国在传统社会之中,乡村比人口聚集起来的城市具有更加强大的造就人才之功,那个时候的读书人与五谷相伴,与六畜相嬉戏;在关爱之中成长,比起今天的城市喧嚣,这样的乡村岂不是更符合中国人的仁义爱物?
西方文明对于东方的冲击
近代社会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打破了原本宁静祥和的中国传统城乡结构。近百年以来的商业经济和西方教育模式冲击到了传统的城乡平衡格局。大概是从20世纪开始,城市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开始,城市之中的高经济收入,教育资源的优先配比,还有一些优渥的工作使得乡村之中的读书人以外群体都开始流动到城市之中。
曾经坚若磐石的“落叶归根”的观念也开始受到动摇,从民国时代开始,就有一部分官员在年老之后拒绝回到家乡,他们已经失去了教书育人的热情,对于这种无偿性教育劳动他们已经不再感冒。他们开始利用自己官场上的关系和既得利益在繁华的大城市之中安家落户。
这些情况在民国时代的时候被很多有识之士看到,他们企图改变这种情况,使得中国传统的城乡格局回到原来的轨道之中。这些人以费孝通为首开始研究起来中国乡村经济,企图重建乡村文化,但这些都只是成为了理论上证据的收集和口头上的呼吁,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没有人可以为此做到身体力行。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之后,从改开之后的中国城乡结构变动堪称是三千年以来未有之大变局。无数的乡村人口自发的涌入到城市之中,乡村命运和地位在这个历史过程之中急转直下,曾经那些能够告老还乡成为乡绅的人统统都留在了城市之中。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革命退休老干部,他们开始住到了功臣居住的疗养院之中,心中对于那桑梓故地再无温情。
中国乡绅的彻底消失
七八十年代的那群从乡村涌入到城市之中成为工人的人,他们在农村之中失去了土地,附带失去的还有归根的思想;其次是我们国家培养的那一批农村大学生,他们毕业在城市高等学府之中,在城市之中工作订婚,然后成家立业,一辈子终老在这个异地;再次是一些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技术的人才,有的是中专生,有的是函授大专,数十年的漂泊和打拼也使得他们获得了城市人的身份。
这几类人从乡村单向的涌入,再也没有了回流。其实象征的就是中国乡绅文群体的灭绝,乡绅的消失其实是乡村传统文化继承人消失的开始,整个乡村失去了文化上的主导者和德高望重之人,因为缺少这种道德教育和文化上的提携熏陶,中国乡村凝聚力也开始消失,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之中看到了城市的美好,所以乡村最后成为了一个文化白地。
很难讲清楚今天这个社会的现状,比起清末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状更加的扑朔迷离。乡村之中的暴发户和善于经商的人在城市之中购买住宅,通过关系安排子女进城读书入学,进而享受到城市户口的红利,还有一些情况较差的农民也跟着邯郸学步,靠着租房与打工支撑起来了子女的城市读书生活,蜗居在十多平米的房子之中,为了孩子的一个未来,不惜奔赴千万里南下打工。
节衣缩食的存钱汇款到家乡,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十多年之前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就已经说明了一切。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缔造的国家,农业文明的根本在农村,中国文化实则是生长在乡村文化上的枝叶,试问根本已经腐朽,根本已经成为了无水之地,文化还能够走到枝繁叶茂吗?最终结果会使得这棵中国文化的大树面临凋谢与枯寂。
过去与当下的思考
八亿农民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和城市生活开始背井离乡,游荡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之中,这种情况在明清的时候被称呼为流民。这样庞大的城乡单向流动违背了数千年以来中国城乡双向流动的规律,结果会怎么样,因为无有先例可言,谁也说不清楚。
近代历史之中以革命挽救国家民族危亡而横空出世的那群知识群体,他们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伟大和值得歌颂的,但中国有一句古话说的好,慎终如始,必无败事。这群人在面临着自己最后的归宿问题上,他们沉迷于享乐主义之中,于城市先进的医疗条件之中安享晚年,落叶归根的价值观念被抛弃,长期的城市生活使得他们失去了对于乡村的根本记忆。
工业文明到来之后讲究效益和利益的观念洗刷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社会使命和文化担当,其实与过去之乡绅对比,这群人的选择和曾经被他们批驳的体无完肤的封建士大夫相比,差之远矣!对于乡村文化和后辈少年的影响从此缺失。
因为如此,我看完中国近代历史和明清五百年壮阔乡村文化的变迁,不得不佩服古代那群达人知命,乐观天怡的传统良善乡绅,我由衷的敬佩他们落叶归根的高尚精神和不留恋城市繁华的洒脱!他们的心中知道,年轻之时报效国家,为万民天下敢赴死。老年之际,回归乡土,以自己拼搏的一生和经历过的宦海沉浮激励乡村之中新一代才能之士的崛起。
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这里,中国文化的根也在这里,世间万物出于细微之处,华夏文化衍生于乡村之中。谨以此文纪念千百年来为中国乡村贡献一生的乡绅!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