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薛养贤“丑书”被喷小学生字体,却频频获奖,群众:丑书都抬举了

2 已有 83 次阅读   2024-04-07 16:33
薛养贤“丑书”被喷小学生字体,却频频获奖,群众:丑书都抬举了 

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大多数写汉字十几年以上的人,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几乎都不喜欢小学生字体。因为这样的字体,往往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不好看,而且会认为写字的人文化水平一定不高。

我国书法界还偏偏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书法正是我们都不喜欢的"小学生字体",可他却接连获奖,还是西北五省区唯一囊括中国书法三大赛事(兰亭奖、全国奖、林散之奖)的书法家,他叫薛养贤。

薛养贤

薛养贤,1962年出生在陕西韩城,号闲闲居主,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主任、教授,是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书法家之一,曾多次担任书法类国家重点展览评委,享有多项名誉。

看薛养贤的履历,在书法圈里其实平平无奇,如果没有什么独特的点,也许一辈子只有圈内人知其人,不会被全国群众所熟知。

可是平平无奇的薛养贤却"出名"了,甚至还有网友扬言要杀了他,而这一切正是因为他的小学生字体书法。

因为他的小学生字体实在太丑,却又频频获奖,群众们对此着实愤愤不平,于是就他的书法,给他起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丑书"。可如此一来,大众对这个"丑书"书法大家更加好奇了,到底是何等字貌,让他有了如此高的关注度?

群众们出于好奇查阅了薛养贤的书法资料,看到他的书法时,内心都觉得也难怪群众批骂他了,说"丑书"其实有点抬举了,简直可用"极丑之书"来形容。

褒贬不一

确认过薛养贤大师的"丑书"不是浪得虚名之后,很多人心中定会有这样的想法:莫不是因为他本身已经身居高位,那些评选家就潜意识觉得是好书法吗?

可少许拥护薛养贤书法的人认为:群众不喜欢薛养贤的书法,和我们所受的教育有关,目前应试教育书法课非常少,导致人们对书法历史了解甚微,而大多数群众从小到大接触到的又是一些名人好看的书法作品和印刷体。

这样的经历会误导我们的书法思维,所以如果用这样的标准来看一个书法家有点欠妥当。这些话很官方,初听甚觉有理,可细思不对,难道薛养贤写出的书法不是给人看的吗?

给人看的话,就应该考虑人都是喜欢美好的事物这一天性,而这一天性也本就该列入评判艺术好坏的标准,和我们所受的教育并没有直接关系。

除了这些大致统一的评论外,据薛养贤本人爆料:群众对我的非议太多了,说我写得丑算轻的,有的网友甚至扬言,说要杀了我。

薛养贤海还自嘲地说:我觉得我写的字不至于把人气到这个程度吧?不同的话背后透露着不一样的身份。"要杀人"这句话应该也是懂书法的人说的,这也从侧面表明,薛养贤的书法没有获得圈内人的认同。

尽管有很多人都在提醒薛养贤书法难登大雅之堂,可是薛养贤除了辩解之外并没有作出其他任何实质性的动作。

孔子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我们被人批骂时,按照正常人的自我修炼法则,一定是人前吸取教训,人后勤加练习,立志将自己的技能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可薛养贤就是不愿改变,除了辩解,他还厚着脸将自己的书法自谦地评价为"拙朴"书法。

名家该有的责任

对于"拙朴"书法,薛养贤是这样解释的:书法应该是随心随性的,我只是遵从了内心对书法的理解。薛养贤的追捧者更是评价其书法:古朴奇丑中透着灵动怪异,自成一格。

不得不说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业内人士以专业眼光来评论薛养贤书法:字体犹如烂木头、粗笔陋墨、朽木乱接、毫无文雅书风。

这样的字体,真有点玷污了拙朴这两个字。如果是一位普通的汉字使用者,你大可随心所欲,可是为人师表,更生为全国知名的书法大家,就用这几句话解释难免有点名不副实了。

看着书法界竟然有薛养贤这样的大师,不得不让人想起我国历代书法名师。他们四季不误,寒窗苦练十几年,只为将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实群众们也不求薛养贤能像我国历代书法名家那样,但起码也要写得行云流水、结体遒美,再不济模仿古代大家也行,如王羲之字体,颜真卿字体等,可悲的是薛养贤一项都没有。

看着薛养贤就自己书法难登大雅之堂一事如此的态度,不禁会为他的学生们担忧。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书法课也与其他大学不同,薛养贤开创了自己的"智性书写",教导他的学生,写书法时可笔法随性,随时变化,主要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个性。

老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幼时不修整的树木长大后八九不离十会长成歪脖子树。世界也许会容许有一个这样的"丑书"大家存在,可是不会出很多个。

艺术类行业要成名本就比其他行业难,那薛养贤所教授的那一批热爱书法的大学生们将来可怎么办?将他们的未来交在这样的老师手里又如何对得起精心培育孩子们的祖国?

结语

老祖宗讲,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享受多大的瞩目与荣誉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如果只想享受不愿承担责任,终究是害人害己。

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为了祖国繁荣昌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而不是一味地困守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不愿做出改变,成为一个坏榜样。

作为其中一份子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分辨,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文/林伯南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