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她们在成长》是上世纪60年代宋贤珍在国内画坛靓丽登场的代表作。
此后许多年,她顺应自己独特的创作路径,不断推出了一些出色动人的作品。无论是南方农舍中少女的小憇,或是内蒙草原上母亲的私语,都让人感到朴实亲近,与当年盛行的浮夸之风大为不同。
郑胜天·艺术家、学者、独立策展人
摘自《忘情于画》
……她一方面以本土艺术传统与历史语境为资源,把握住了本土艺术审美特性,另一方面在尊重油画媒介的本体语言特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在造型、光影、色彩、用笔等方面的可能性,既沿历史脉络对欧洲油画传统进行了研究与挖掘,也横向地对近当代西方艺术的吸取借鉴,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近代以来知识分子特有的"世界主义"的胸怀,她成就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也诠释了中国人真正的"民族精神"。
曹意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艺术理论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自《论宋贤珍的油画探索》
她的抒情性和写意性,是以她在艺术上毫不造作的真诚和对生活深刻而独特感悟性的基础上,从现实返回内心,与一种浸润着江南文化的内在气质相契合。……她将自己浓厚的乡土情结与时代审美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出作品的时代性和美学品格。
她的作品犹如一首首小诗,……它虽然没有强烈的视觉效果所具有的颠覆性和冲击力,却有着一种更接近艺术本源的亲和力和渗透力。它不是气势磅礴豪情万丈的交响乐,而是能轻轻拨动心弦的奏鸣曲。它让你慢慢地亲近它,弥久长新地沁入并感动你的心灵。
龚云表·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摘自《惠风如诗盈江南》
宋贤珍的作品野中有逸,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无论是人物、风景还是静物,宋贤珍都不再将表现对象的精准和栩栩如生作为最高标准,而是把对象只是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来调动。这种画面整体性的驾驭和艺术处理,更加自由生动和有趣。绘画性的强调、民族精神的弘扬,正是宋贤珍油画艺术最突出、也是最可贵的品质。
蒋跃·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报社副社长
摘自美术报《油画艺术中写意精神的典范》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