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北朝书圣”郑道昭与云峰刻石

3 已有 146 次阅读   2023-08-04 00:54
“北朝书圣”郑道昭与云峰刻石 

□冬华

清代乾嘉以后,随着金石学的兴盛,许多碑刻受到重视,一批书法家开始将学习对象转向碑拓,并逐步形成了晚清书法崇尚北碑的风气。言及北碑,则必称郑道昭,这位“北朝书圣”在山东留下的大量摩崖刻石,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蜚声海内外。

光州青州任职六年

郑道昭,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魏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郑道昭所在的郑氏家族是北魏时期四大名门望族之一,尊崇儒学。郑道昭之父郑羲学识渊博,是当时著名的学者。

郑道昭少时入国子学,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他步入仕途之际,正值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期。尽管妹妹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被孝文帝纳为妃,可郑道昭从不依赖祖宗的庇荫和裙带关系混迹于官场,而是凭着自己的卓越能力和才华赢得了朝廷的赏识。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积极推行改革,带领北魏走向了富强。他喜欢读书,笃好诗赋,爱惜人才,特别赏识郑道昭的文采,君臣二人经常饮酒赋诗。太和十九年(495年),郑道昭随孝文帝南征,在悬瓠(今河南汝南)君臣联句作歌,传为佳话,这是郑道昭人生的高光时刻。然而好景不长,景明二年(501年),郑道昭的从弟郑思和因为参与咸阳王元禧谋逆一案而伏诛。郑道昭受其连累,被免去了黄门侍郎一职,改任北海王元详的司徒咨议。

莱州云峰山郑文公碑亭。

不久,宣武帝上台,正始元年(504年),郑道昭被任命为国子祭酒,这是一个掌管国家教育的官职。当时,北魏因为连年征战,“学宫凋落,四术寝废”,郑道昭三次给宣武帝上表,希望重视国子学,崇尚文治,重刊石经。但宣武帝一心崇佛,只忙着开凿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又在洛阳城内兴建豪华的瑶光、景明、永明等大型寺院,别的事皆不上心。正始四年(507年),尽管郑道昭得以升任秘书监,但始终难有建树,政治热情也逐渐变淡。

永平三年(510年),郑道昭接替因“受纳之飨”被中尉王显举劾的光州刺史王琼,远离京城政治纷争,奔赴山东半岛出任光州刺史。光州治所在掖县,即今山东莱州。光州建于北魏,《太平寰宇记》记载“皇兴四年(470年),分青州置光州”,其管辖区域大体包括胶莱河以东的地区,统领三郡、十四县。

光州之名取自境内的光水,清代修撰的《掖县志》称:“三里河,城南三里,即光水也,州以水名,出寒同山,后溪经仲家洼西北流入掖西河。”光州这个名称在历史上存在了一百多年,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光州为莱州。光州的区划虽然取消,但名字在如今的莱州市仍有体现,比如市区有光州东街、光州西街,当地还出产一款光州啤酒。

延昌二年(513年),光州任期届满,郑道昭又接替高肇之子高植,调任青州刺史。熙平元年(516年),郑道昭在青州三年任满,回到京城再次出任秘书监,加平南将军。同年,卒于洛阳晖文里,享年六十二岁,赠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谥曰文恭。

郑道昭在山东任职六年,颇有政绩,史载“其在二州,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人所爱”。有趣的是,他的儿子郑述祖后来于北齐河清三年(564年)也出任了光州刺史。郑述祖自幼耳濡目染,为官正派,治下清明。据记载,有一个小偷入室盗布,小偷父亲知道后怒道:“何忍欺人君!”遂将儿子带到郑述祖面前自首,郑述祖原谅了这个小偷。自此以后,光州境内无盗贼,百姓称赞:“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尤尚同。”

云峰刻石让书家扬名

现代学者祝嘉把郑道昭称为“北方书圣”,将之与南方的王羲之并列。然而,在《魏书》《北史》等史籍中,丝毫找不到关于郑道昭擅长书法的记载。可以说,郑道昭的书法地位是由他留下的作品奠定的。

较早肯定郑道昭书法造诣的,是清代学者叶昌炽。他在《语石》一书中说:“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诗》诸刻,上承分篆,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入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刳犀牛,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

郑道昭书法拓本。

郑道昭所处的南北朝,正是大变革时代。书法方面,由于南北地域性的差异,当时形成了“南帖北碑”的格局。北方书家长于碑榜志铭,风格庄重朴茂、豪迈浑穆,代表人物如魏之韦诞,周齐之际的赵文深等。南方书家长于书札函信,风格流畅婉丽,潇洒飘逸。书体在这个时期逐渐由汉隶向楷书演变,魏碑体应运而生。

由于年代久远,保存到现在的魏碑寥寥无几,全国不到二百块,其中自成流派的只有十家。郑道昭的碑铭存世有四十余块,不论从数量还是艺术造诣来讲,都冠居群家之首。他的作品主要在山东境内,以云峰山数量为最,故而统称为“云峰刻石”,包括莱州的云峰山、大基山,平度的天柱山,青州的玲珑山四山摩崖刻石。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天柱山的《郑文公上碑》,云峰山的《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玲珑山的《白驹谷题名》等。

云峰刻石与大同云冈石窟造像题记、邹城四山摩崖刻石并称“北魏书法艺术三大宝库”。云峰刻石的题刻时间虽只有六年,但数量较多,刻石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虽分布于四山,但各刻石相对组合存在,关系密切。郑道昭留下的题刻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题名、游记、铭告、诗、铭、颂德碑等,既有四五字或十多字的简单题名,又有字逾千言的鸿篇巨制。从书法风格来看,用笔方圆兼备,集篆书、隶书、楷书笔法于一体,总结了篆隶以来,特别是北魏初期书体的创作经验,吸收了各方面的长处,摈弃了粗陋的野气,保留和净化了时代的艺术精华,可谓魏碑中的精品。

郑道昭留下云峰刻石并非偶然。光州地处渤海沿岸,自古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政治失意、心情低落的郑道昭在这里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并由一腔抱负、匡正时弊的士大夫,转而成为公务闲暇之时寄情山林、谈经论道的雅士,从而有了吟诗作赋、刊刻石碑的兴致。

《郑文公碑》命运之变

《郑文公碑》是郑道昭的书法代表作,总共有上、下两碑,以下碑为佳,两者都是他为歌颂荥阳郑氏和纪念父亲郑羲所立。

郑道昭来光州安顿下来后,于第二年春天巡察诸郡县,来到平度天柱山上。天柱山属大泽山山脉,孤峰秀峙、高冠霄星、悬崖万仞、镇带莱城,风光绝佳。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东巡时,都曾来到这里。山阳半山腰中,孤耸着一块巨石,侧面呈“L”状。高4.77米、宽1.45米、厚0.72米,其中碑座高1.47米、宽1.45米。郑道昭见此石通体酷似碑形,便萌生了为父刊碑以作纪念的想法,于是《郑文公上碑》诞生了。

《郑文公上碑》竣工后,郑道昭对其效果并不满意,一直耿耿于怀。一年夏天,公务之余,郑道昭游览了云峰山。云峰山又名文峰山,俗称“笔架山”,位于今莱州市南7.5公里处,海拔326米。登上云峰山,东望日出,南望群山,北望大海,云雾缭绕,群山耸立,俨然人间仙境。

郑道昭在山阴登山小路旁发现了一块耸立的巨石。巨石为不规则的三角状,高3.4米、宽4.65米、厚4.4米,朝东,石面约10平方米,极为平整光滑,郑道昭产生了重刻父碑的念头,于是便刊出了《郑文公下碑》。全碑文字刻工精巧、字迹清晰,保存完好,在云峰刻石中最负盛名。虽经15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完好无损,是中国书法宝库的珍品,碑文1236字,棱角分明、风骨犹存。

《郑文公碑》最早见录于赵明诚的《金石录》,但因当时帖学风行,并未引起反响。实际上,即便在郑道昭生活的北魏时代,彼时书风致力于追求“二王”新体的精巧妍美,郑道昭因篆隶余绪甚浓而不受重视。再加上当时魏碑千姿百态、各有千秋,连郑道昭和亲朋好友都没有把他的字当作一流书法,否则专为荥阳郑氏和郑羲歌功颂德的碑文当中就会留下“道昭工书”了。

莱州云峰山

《郑文公碑》之所以忽然受后人推崇,是因为碑学的兴起,让书法审美发生了变化,“尊碑、备魏、取隋、卑唐”成为新趋势,“沧海遗珠”般的云峰刻石自然格外被珍视。清代书法家包世臣评价《郑文公下碑》:“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康有为赞其曰:“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仰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不尽”,并在其名著《广艺舟双辑》中评价该碑有十大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俊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满。当代书法家赵朴初写诗赞道:“方圆南北纷争议,独于此例无异词。掖县鼎鼎文物最,文峰山上道昭碑。”后世学习《郑文公碑》而著名的书法家,有张裕钊、赵之谦、康有为、郑孝胥、李瑞清、沈尹默等。

得益于此碑,如今郑道昭在海外的名气确实可与王羲之媲美。1880年,《郑文公下碑》刻石拓本传入日本,对日本书道界产生了极大影响,被日本书家誉为“宇内正书之大观”。1984年以来,云峰刻石每年接待慕名而来的日本书法爱好者数百人次。

1988年,云峰山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经过中国书法家协会两次考察论证,云峰山被命名为继泰山之后的第二座中国书法名山,《郑文公碑》被命名为第一座中国书法名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