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刘奎龄:虚处不嫌窗框松,实处勿感板结紧(高清)

4 已有 147 次阅读   2024-06-08 14:42
刘奎龄:虚处不嫌窗框松,实处勿感板结紧(高清) 

刘奎龄 (1885年6月13日—1967年6月12日),字耀辰,号蝶隐,自署种墨草庐主人。出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土城刘家”,自小优渥的家境让他获得了接受正规和相对严格的西画训练,而当时流行于天津画坛的“西洋照相法”也对他产生了较强的影响,所谓“西洋照相法”,就是用取景框进行写生的画法,并变化色彩明度以求立体感。花卉的描绘,则是重色轻墨。刘奎龄所曾取法的张兆祥即当时翘楚,张焘曾于《津门杂记》一书中说张兆祥画花卉翎毛,“着色清妍,备极工致,兼通西洋照相法”。

风尘三侠图

嗥月

刘奎龄能工善写,擅长动物、植物、人物画及山水画。被誉为“全能画家”。他描摹的动物种类之多,范围之广至今无人可追;他善于“势”的营造,绘画作品“虚处不嫌窗框松,实处勿感板结紧”,其画风华滋清润,厚劲灵动,意境深邃。刘奎龄偏居津门一隅,语讷志坚,孤身前行,其创作恰与徐悲鸿的“尽精微,致广大”契合。其代表作《上林春色图》深得徐悲鸿高度赞扬,并被其赞誉为“当代中国画坛翎毛第一人”。

上林春色图

《走兽十二屏》是刘奎龄动物画法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所绘或为平日寻常所见的动物,或为西洋舶来的珍奇走兽,但都栩栩如生。

走兽十二屏

刘奎龄先生的每件作品都有比较详尽的手稿,基本都是在几经推敲修改之后,再用墨线勾定。而在创作时,尤其是表现这些皮毛比较长的动物时,刘奎龄用其独创的“湿丝法”为之。

刘奎龄先生创作时,画面主体用的是具象写实的手法,而背景的处理用的是中国传统小写意的意象式表现,两者协调统一,不着痕迹,不落俗套,可谓高妙。

红枫双猴

秋柏双鹿

竹篱双犬

长城骆驼

三羊开泰

草垛双驴

柳荫单骏

秋林熊戏

崖瀑啸虎

柳下花牛

草树双狮

泉枫花豹

这套《走兽十二屏》中刘奎龄落款:“丁丑孟冬画于严氏蟫香馆”,可知此套十二屏作于1937年,而款中所言“严氏蟫香馆”则是著名藏书家、教育家严修的堂号。

严修先生酷嗜藏书,四部邺架,以“蟫香馆”名藏书之所,蟫是一种啃书本的小虫子,借以自喻。刘家与严家都曾在清廷做京官,同是名门,故而结亲联姻,刘奎龄的姐姐刘霭如嫁入严家后,刘奎龄也搬到位于文昌宫西边的严家老宅借居。严氏老宅原是严修创办的严氏女学,但当时已经停办。院内有四明一暗的北房五间,暗间大约有30平米,刘奎龄即在此作画。刘奎龄将这既是书斋画室、又是暂时栖身的房舍,名之为“蟫香老屋”,又自取“种墨草庐”为斋号,所以他在题款中常用这两个斋名。刘奎龄住在这里一直到1939年移居爱丁堡路,之后就不再题识中书“蟫香馆”这一斋号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