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在巴蜀大地近代史上,诞生了一位颇为传奇的人物。他是著述宏富的学者,教书育人,著作等身,是最早用现代学术话语构建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学者之一;他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一生喜作诗词,少时即诗才崭露;他还是自成一体的书法家,以“孩儿体”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他还热爱美术、文物,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晚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就是近代从蜀中走出的杰出代表——谢无量。
为纪念谢无量先生诞辰140周年,9月28日,“大器无量——谢无量的学艺人生”特展在成都博物馆拉开帷幕,正式与观众见面。展览中,通过120余件(套)展品,综合呈现了谢无量的人生历程、学术成就和文学艺术造诣。
出生于四川乐至,幼时随父出川就学于安徽;青年时与友人一同创办杂志,翻译介绍国外新思潮;投身民主革命后,又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教育、学术和艺术事业;晚年回到故土四川,建设乡邦文化,后又离蓉赴京,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跟随展览的脚步,谢无量长达80年的岁月人生已然缓缓呈现在眼前。
展览现场 图据成都博物馆
文学史家、哲学史家、教育家……
邂逅谢无量的多面人生
“我于一千八百八十四年(即清光绪十年甲申)生于四川乐至县北乡金马沟农家。我祖父为自耕农,我父亲名维喈始读书为学者。我4岁时候即随父母至安徽。我六岁时从父亲到庐江县教书……”
《谢无量自传》手稿长卷 摄影 李雨心
一位从巴蜀大地走出的传奇人物,他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该如何讲述?走进展览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展品,是一件谢无量撰文并书的《谢无量自传》文稿长卷。透过展品旁的展签,得以看到谢无量的这篇自传约写于1951年,全文回顾了他从四川乐至出生到新中国成立后共60余年的人生历程。由谢无量亲自书写的自传,正式开启了这一场展览,而随着展厅走去,还将邂逅他不同的人生阶段和多重的身份、成就。
“本次展览总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生历程’‘博学卓识’‘诗才横溢’‘翰墨大家’,展现了谢无量的人生轨迹,和他在学术研究、诗歌创作、书法这三个领域的成就。”展览现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杜康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介绍道。
在杜康看来,在介绍谢无量所获得成就之前,需将他的人生历程清楚呈现给观众。“这样观众才能够更好地欣赏他的艺术作品,了解他的学术成就。”于是,跟随展板上所呈现的时间线,观众可以直观地走进谢无量精彩的人生历程,并知晓他人生中重要时间节点。
近代中国的读书人,思危求变,以学救国,开启新知,谢无量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一生博览群书,勤于笔耕,仅在上海十年间,编著图书就多达25种。他学贯中西、融会古今,治学领域广泛,在哲学、文学、教育等领域尤为令人瞩目,这些都在展览中有着直观的呈现。
谢无量著《中国六大文豪》 摄影 李雨心
谢无量是一位视野宏阔的文学史家,他是20世纪最早使用现代学术话语来构建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学者之一,成就颇高。譬如,现场展出了一本谢无量所著的《中国六大文豪》,为1916年12月第一版。该书所说“中国六大文豪”指屈原、司马相如、扬雄、李白、杜甫、韩愈六位大文学家。全书共六编,分别对以上六人的生平传略、在文学上的地位、代表作品及其成就、创作思想等进行介绍和分析。谢无量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此书至1933年9月已发行到第六版。
展览现场 图据成都博物馆
同时,谢无量还特别关注妇女文学和平民文学,体现出他进步的文学史观。此次展品中,初版的《中国妇女文学史》《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等图书,都体现出谢无量用现代学术体例研究中国文学史的开拓之功。
诗、书皆精的“奇才”
“孩儿体”书法风格独树一帜
在谢无量众多的身份和成就中,也许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直抒本真、稚拙超逸的“孩儿体”书法风格。谢无量因其极具标志性的书风在20世纪书坛独树一帜,同时代书法家于右任评价他“笔挟元气,风骨苍润”;沈尹默则认为他“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
《〈山水图〉与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折扇 黄宾虹画,谢无量书 图据成都博物馆
于是,在本次展览中,大量谢无量的书法作品亮相,譬如《临晋王羲之〈官奴帖〉》四条屏、《〈太清金液神丹经〉序》碑墨拓、《慈溪金烈妇墓表》轴等作品,可一窥谢无量“师法二王,游心篆隶和南北朝碑刻”的特点。但据杜康透露,当观众来到最后的“翰墨大家”单元,看到如此多书法作品的集中亮相,不妨再回忆起第一单元中谢无量的人生脉络,感受他在书法创作中历经的变化。
“在第一单元中,很多书法作品都是融合到他的人生历程里来进行展示,也可以反映他书法风格从早期到中期、再到晚年的变化的历程。到了‘翰墨大家’单元,我们以欣赏他的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为主,但这种风格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反观到第一单元的话,基本上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以单元之间也是有相互呼应的关系的。”杜康这样说道。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轴 摄影 李雨心
作为从蜀中走出的杰出代表,在展览中也能看到巴蜀文化对于谢无量的浸润,以及他与故土四川难舍难分的情缘。譬如,展览中有不少谢无量书写的四川历史名人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诗词作品,亮相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轴、《唐杜甫〈寄题江外草堂〉》横幅等,也展现了谢无量与成都杜甫草堂颇深的缘分。
中国传统文人重视诗、书之才,谢无量二者皆精。他一生喜作诗词,少时即诗才崭露。展览中,谢无量写就的《边警方亟次韵答友人》《窦圌集》《赠梧堪先生旧作诗》《百字令·成都杜甫草堂》《俚句奉别》等30多件诗词作品,无不能见其“大巧精工”的文学造诣。而谢无量的诗人身份,也随着这些“大巧精工”的诗词作品,进入了观众的心中。
是自小聪颖过人的“神童”,是一生诗文俱佳的“奇才”,是爱国的民主主义者,更是学问“无量”的大学者……当下,谢无量常以书法为后世推崇,但在展览中领略他不平凡的一生,才更知其在书法之妙外,所拥有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器无量”展览开启时,“书怀无量——全国著名书家书谢无量诗书法展”也同步启幕。此次展览遴选了60余位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艺术家作品,将在此次展览中展出,其中部分作品将无偿捐赠给成都博物馆。这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群像,既是对谢无量的深切感怀,也是巴蜀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