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1 已有 1699 次阅读   2020-05-10 12:33

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暨“中国传统绘画研究中心”2019工作年会近期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港台地区)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参加了此次学术大会。学术研讨会涉及“齐白石与20世纪人物画”“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叶恭绰与中国书画鉴藏”等主题,并特别召开“中国人物画创作专题研讨会”,本文为“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中的发言摘要。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北京画院“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现场

  北京画院“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学术研讨会共汇集了30余位专家学者,分四个主题版块,共同探讨中国传统人物画艺术的各项议题。

  图式流变

  第一场主题为“图式流变”,主持人为故宫博物院书画部曾君主任。本场主要探讨的是针对人物画图式的流传衍变及其背后所呈现出的审美趣味变化,探讨艺术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内在逻辑。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倪葭《武元直<赤壁图>考证》关注的是金人武元直所绘《赤壁图》描绘苏轼泛舟游赤壁情景。此作前隔水有项元汴题写,认为朱锐是作者。所以明清时期公认此卷是朱锐所作。民国时期经专家考证,此卷为武元直的手笔。但究竟是谁考证出此卷的作者?苏轼被贬黄州后,先后写下了一词两赋,此幅作品究竟依据的是那一篇文本?以及为何武元直选取苏轼的作品进行绘画创作?发言针对这些问题试图进行解答。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武元直 赤壁图

  江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姜永帅《文徵明<老子像>册真伪考辩与图式来源》主要针对几本文徵明所绘《老子像》册展开讨论。天津博物馆与旅顺博物馆皆存有《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并图》,册首绘有《老子像》,其后为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子列传》,两本内容几乎完全一致,且经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普查组鉴定为真迹。由于卷中两篇小楷为不同的年份且为同一人所作,以及笔迹明显不一致等因素。考辩认定天津博物馆所藏为真迹。旅顺博物馆藏本卷前《老子像》为文徵明真迹,其后小楷大概为文氏家族后人所作伪。卷前文徵明所作《老子像》的图式源自于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南宋摹刻《老子像》,与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文徵明《老子像》白描风格一样,皆来自于赵孟頫,其中老子掬手与拱手的姿势大约受到了宋代以后孔子“至圣遗像”儒家因素的影响。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黄小峰《红尘过客——明代艺术中的乞丐与市井》,针对以往学术研究中关注不多的底层民众形象,以明代艺术中的乞丐图像为出发点,探讨底层民众形象成为一种绘画主题的原因与意义。认为诸如《流民图》、《市井图》等图像,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乞丐与流动艺人们在明代中期以后成为视觉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主题,创造出多元性的特殊景观。

  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好《共他说法——张士保<十八罗汉图>册页初探》,针对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张士保《十八罗汉图》册页为切入点展开讨论,认为此册画作延续了罗汉画和明清人物画的风格传统。得益于张氏深厚的佛学修养和书画造诣,所绘人物形神兼备,堪称晚清罗汉画中的精品,并分析了张士保罗汉画的风格及形成原因。

  女性形象

  第二场主题为“女性形象”,主持人为《美术》杂志副编审孙明道。本场主要探讨的是不同时期画家笔下的女性形象,以及女画家群体的自我表达。

  北京市文物进出境鉴定所馆员丁霏《镜与影:居廉<美人临镜图>研究》,主要针对是清代画家居廉的一件扇面《美人临镜图》展开讨论。认为由于镜中之影并非是对镜女性美丽的面容,镜子也并非是映照出女性面容的工具,因而这件扇画在历史悠久、自成体系、数量众多的“女性对镜”图像中极为特殊。试图通过对女性形象的背向处理方式、作为道具的镜子、镜中之影等特殊之处进行讨论,分析居廉的作画意图,揭示画面所包含的叙述结构,并思考观众在这一叙述结构中的位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刘迪《自我审视与他者凝视——明清女性读书图研究》,关注的是之前学界少有人关注的女性读书图。认为女性读书图始自明代,清代传承亦有之,以明、清两代女性读书图为切入点,探究隐藏于图式中的绘画技巧,解读其图式流变过程及缘由。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北京画院展出的清代仕女人物画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赵琰哲《对影成双——明清女画家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关注的是明清二代的女画家笔下所涌现出诸多面貌各异的女性形象。以题材划分,既有观音大士、道家女仙等宗教女性,亦有顾眉、柳如是、屈宛仙等青楼名妓、闺秀名媛的真实肖像,还有表现温婉贤淑、诗书才情的仕女画像,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薛素素等女画家所绘的女性自画像。这些明清女画家身份不一,作画多出于自娱意图,亦有赠予、代笔之作。她们的创作既受到男性文人的影响,又呈现出女画家自身对女性形象的独特理解。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陶怡霖《初踏“黄金路”:新中国“十七年”的女性图像及其话语空间》,主要针对李焕民在1963年完成《初踏黄金路》展开讨论。《初踏黄金路》以“砸碎千年铁锁链,一步跨千年”为主题,表现了新中国藏族劳动女性取得的翻天覆地的成就。事实上,“劳动女性”成为时代新女性的代表,电商新时代在民族国家建构的“压迫+解放”的表述模式下,图像呈现的程式化倾向凸显出女性遭际的某种“尴尬”。李焕民的艺术探索恰到好处地将既定主题和审美追求融合在画面中,这是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既要兼顾时代政治语境,同时又不放弃个人艺术表现的策略性选择。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李焕民《初踏黄金路》


跨界传播

  主题为“跨界传播”的研讨会主持人为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赵琰哲。本场主要探讨的是人物画的叙事表达,以及人物图式在卷轴画、版画、金石器物、画像砖石等不同媒介中的转换与传播。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李小旋的《东周秦汉叙事性画像的画面与时空关系》针对的是建筑或器物表面,具有一定主题的叙事性画像。叙事性画像,围绕主题的叙述形成画面,但这些画面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时候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多个画面组合在一起。本文以分栏式画面组合为中心,探讨纵横两个方向画面间的区隔与联系。画像画面间的区隔和联系,不仅是对客观空间和时间的描述,也是对涉及时空关系的社会观念的体现。通过画面的组织,画像从描绘“君子”活动的泛泛叙事图像,转化为具有纪念性的宇宙和社会结构的缩影。

  安徽师范大学讲师程国栋的《萧云从<离骚图>要论》,主要从溯源明末清初安徽画家萧云从创作《离骚图》的背景出发,探讨了这套楚辞题材的版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并通过与同时代画家陈洪绶早年创作的《九歌图》进行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萧云从《离骚图》长期为人们所忽视的独创性意义。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樊祎雯的《从南巡御容看乾隆帝形象的塑造》,主要针对历史画上的清高宗形象展开。如《乾隆南巡图》就是这类图像的典型代表,而且一卷画作上有多个不同形象出现。既是清代重要的宫廷历史画作,此也可看作乾隆画像的一部分。此画中12次出现了乾隆帝的形象,且结合不同历史活动,其姿态、神情、服饰等皆不相同,形象较为多元。同时结合相关南巡历史背景及记载,分析塑造形象与真实形象的差距,揭示清高宗如何塑造帝王形象,存留历史图像。

  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李啸非的《<坐隐图>的迷局》,关注的是汪廷讷环翠堂刊印的书籍。由于多附有精美的木刻插图,而在古代版画史中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长期以来,环翠堂被看作商业印刷的重镇和徽州版画的代表,这一论断塑造了对于晚明刻书者的某种固化认识。事实上,在版刻图像的背后,是汪廷讷基于印本的功能所“预设”的相当个人化的构想。尝试透过其中的代表性案例,来探察汪廷讷对于版画图像的使用,以及他如何借助刻书这一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汪廷讷环翠堂刊印的古代版画局部

  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的《深研金石对金农人物画简约古拙之风的影响》,主要从金农人物画作追溯其简约古拙之风与金石之间的关系。清代是传统金石学继宋代以后发展的又一高潮,尤其是作为乾嘉学派的中心地扬州,金石学对金农的艺术和思想构成有直接影响。他与当时的篆刻名家友善,常探寻摹拓杭州扬州等地石刻铭文,重金购得并研习铜石器铭和印谱珍本。通过对金石碑版的收藏与研究,金农对漆书风格等的追求,以及他独有的书法线条,都成为人物画独有的运笔方式之一,同时汉魏金石的简约古拙也直接影响了其画面构成与风格。金石古物对金农的影响既有形式的一面,涉笔即古,同时也体会到一种永恒感,故简拙的作品中会有一种对于生命印迹逝去的简净与惆怅之情。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金农作品

画风新貌

  主题为“画风新貌”的研讨会主持人为故宫博物馆书画部研究馆员汪亓。本场主要探讨的是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人物画风引入画坛的社会背景下,人物画创作在风格、题材等多方面所展现出的新风貌。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系博士研究生陈怡《肖像画在清末民初中国画坛的转变与意义》主要探讨中国肖像画在近现代艺术史发展的转变过程。阐述自波臣派、曾鲸的凹凸法、宫廷画家郎世宁及传教士们的明暗透视法、中国南方通商口岸的外销画,以及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境内对肖像画的影响。并以《吴昌硕八十岁像》为例,分析画家与画面主人公的立场与观点,归纳出知识分子的科学精神,将传统中国肖像画融入西方技法,又难掩对局势的无奈。总结20世纪初引进西方美术教育方法之前,中国肖像画历经自我塑造与转折的重要对话空间。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鹏《傅抱石人物故实画画题新义详考》主要探讨的是故实画的画题有“常”有“变”,其“变”的过程承载着画家们守护传统和启迪新变的责任。傅抱石的一生中创作过大量的人物故实画,他对故实画画题的创新,既出于史家的担当,也源于画家的敏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深谙和对美术史知识的勤学与积累,成为其创新的首要基础。旧题出新、自制新题和老题新作,则是其创新的三个重要方式和途径。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艾姝《李桦的水墨人物画探索与媒介转换》,探讨的是李桦接受西画教育的背景和长期从事木刻版画创作的经历,使他的水墨人物画在明暗关系、电商新时代创作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媒介转换后的特殊面貌。主要围绕他的四套作品《天桥人物》《窑工血汗》《战胜保守思想》和《换工互助》,探析其在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较为集中的一段水墨人物画创作经历,分析他选择转换创作媒介的原因,展现他从速写切入水墨人物画,在连环画中采用线描画法的探索,以及追求民族特征的时代特色。

北京画院年会聚焦“人物画的传统与变革”
李斛 纤夫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宋金明《李斛“纤夫”作品研究》,主要围绕李斛1946年绘制的两张“纤夫”作品展开讨论。认为“纤夫”的表现既是李斛对劳苦大众关注的一贯延续,也是他个人经历和内心情感的自我投射。同时,这也是李斛第一次尝试多人物大幅创作,是他以艺术作为自己“出头”之路的重要一步。同时通过“纤夫”题材进一步展开,通过梳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更多同类题材作品的探讨,发现在特殊的抗战环境中,这些作品都被赋予了更加积极的象征意义,呈现出普遍的时代性特征。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张楠《关于长卷<畅春修禊>涉及北京动物园雅集旧事考》,主要通过对北京画院藏《畅春修禊》长卷的画面和诗作解读,并对作品的创作地点、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的考证和分析,得出畅春修禊沿袭了中国古代文人兰亭修禊的传统范式,为民国耆老名宿在“农事试验场”(现北京动物园)内数次上巳节修禊的其中一场雅集。此件作品不仅可以补充北京动物园在民国时期园史资料的欠缺,也是事关民国政治时局、铁路交通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