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墨耕黑土 艺绘人生

7 已有 4814 次阅读   2016-09-21 17:54   标签艺评 
小编推荐
        闫景阳,现为黑龙江省画院艺术教育培训学院院长,美术馆馆长,黑土画派创研人,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俄罗斯远东国立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文化部文化使者。

      -----读黑土画派创研人闫景阳作品

     《庄子·知北游》中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在山水画家闫景阳先生看来,大美之道,谓之本土,唯有回归事物的本宗,于最源头处,探寻事物的本质,方可领略真正的“大美”之美。闫景阳,一个植根于本土艺术的职业画家,以家乡“黑土”为载体,地域文化的立足和开阔笔耕墨耘创作了一批批令人瞩目的带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作品。“黑土”作品是画家记录情感,讴歌自然的真实写照,表现出严禁扎实的笔墨功底。作品中既有对默守生灵的刻画,又有对劳动场景的表达、及村居生活情趣的再现。充分反映出人和土地和自然生态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自然生态到自然生活,不单是画作本身,而是一种向往,激发人们对黑土地及黑土地上默默耕耘的人民的热爱和敬仰

     他首先画的是生活,这里没有高山大海名胜古迹,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生养他的黑土地。如果说,是这块土地赋予了画家一切,那么画家同样提笔“为家乡造像、为风物写真”,如在《东北老家》系列作品中,亲切的让观者感悟有一种“遭遇”不叫农忙,叫做享受。其作品中给予我们的觉不是物象简单的神似或者技法的精湛,而是画面之外带给我们的遐思。试想一下,在机械化和生活节奏化的今天,我们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举目是林立的高楼立交桥,偶然间回望到城市以外的春天、秋天,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太大气!黑龙江,地处我国高寒地带,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让片土地的广袤超越了一般文化的审美范畴,以至于瞩目“她”久了,可以让穷于争斗的胸怀,放弃自我,重归自然。可以说,闫先生的作品是紧随时代的步伐,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面貌,带着积极向上的思想,热忱歌颂祖国之大好河山。我想只有辽阔苍茫,吞吐大荒的境界,唯有心高目远,才能画出这博大辽阔的气势。

     作为闫景阳先生“黑土”艺术的阅读者,我觉得闫景阳先生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让人读过爱不释手,洋溢着浓郁淳朴乡土气息让精神回归原乡的书。这也让我不得不感叹,地域因素的重要性。闫先生身为一名“本土”画家,是龙江那片质朴真诚的土地淫浸着他的艺术灵魂;是那片田野“民俗风情”的共融,培植了他的艺术情趣,丰富了他的艺术语言。

     也正因为如此,他凭着其对山水画的执着,和对孕育他的这片土地的热爱,始终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进行创作。一个艺术创作者,能够在某一瞬间感动观者,那么,他就是成功的,而不是背着过多的责任。对于传统的山水来说,我想可能在产生之初,也是仅仅出自某个画家的这种内心的起诉罢了。从闫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没有让自己背上太多的包袱,一切画面的语言都是在以质朴纯美的方式。也许,应该这样说,闫先生的山水与我看山水作品的习惯有些差异,打开一幅作品,便不由的被一种扑面而来的整体气息而吸引,而没有办法,回到以前那种过于精微的习惯中去。因为他作品所呈现的是,我们骨子里根深蒂固既有的也是一直想倾诉的东西。

     这种东西,就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梦寐以求的故乡、家园,不管你将来离开家乡,走的有多远、多久,但在你的内心深处总是有着一种浓浓的泥土味、花草味、人情味、尘俗味,它会时时刻刻暖暖地浓烈着。 或许,就是因为“她”和以往过于注重虚无缥缈的东西竞相不同,甚至觉的以往的审美有些不太实际,因为绘画本身就应该去倾诉去表现的是现实生活。无论这种表现和倾诉,以什么为基点,而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面背后是以什么为基点。

    我想,在艺术上闫景阳先生是睿智的,面对艺术,他能坚持两手抓,一手伸向传统,一手向生活要灵感,他力求石涛主张的“搜尽奇峰打草稿”跑遍全国名山大川,积画稿数千,为山水创作打下深厚根基。许多作品靠写生稿加工而成,甚至就是写生稿,因而给观者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但作品中从来没有虚无缥缈的浪漫,更没有矫情的感时伤物。甚至让人觉的他对题材的选择似乎也不甚“讲究”,譬如,收割后的田野都可入画,寥寥几笔就将庄稼地显得疲惫而安详表现的淋漓尽致,但画面带给观者的依然是空中似乎弥漫着一股泥土和草叶的清香。不雕琢、不夸饰、一派天真自然,这就是闫景阳先生作品的一大特点。而且,题材越是平凡,他就越有热情去发掘深埋其中的内涵,这些在乡村俯拾皆是的景色被画家赋予了隽永的诗意。既表达了乡情、又不抒发乡愁,可以说,闫先生笔下的当代乡村山水有“朝”气,有“烟火”气。

    笔墨率意恣纵,大气元浑,或许深受黑厚重风格的影响,而极少用颜色,其墨色沉着而亮丽,润中见苍,画中的山峰,云靄树木乃至房屋,既是具象的又被符号化,形成的点线面在被组织拆解排列中拓出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将水墨固有的韵味和民族风格融为一体。他善于用线,突破了传统皴法的规律和程式符号,长短、粗细、浓淡、干湿形态各异的笔墨线条、点染交错纵横,呈现了乱中有序、赋新意于法度,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不为理法所束缚,变化自然的笔墨抒写,视觉上给人以高远形象。


   学画必先读书,还得真正读进去,闫先生深谙此道,创作之余,写下许多绘画理论研究,同时他还注重儒释道学理论修养。所以,他的作品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现实山水,建构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层面,表现为道禅意味的意象山水,这种意象山水的深度和图式,也是建立在道禅精神指向所带来的自在、自然、自足、无为、无嗔等形而上底蕴的基础上,从而清晰了画家文化身份和内在价值。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黑龙江,有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有着大大小小的山包土丘、有着草房土屋、有着东倒西歪的篱笆墙、有着这片土地上生长的大豆高粱,还有勤劳朴实、智慧的人们。身为龙江人的闫景阳,用心的关注当地人的文化,深入他们的生活,也因此成就了其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他总能很好的捕捉到那些好的、有益的成分,充分吸收,并为自己所用。善良朴实的“乡”人,一个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让观画者倍感亲切的同时仿若置身于画中,也亲自当了一回北方质朴的人民,淳朴之风跃于纸上!

    在他的山水作品中,不管是群山、河流、还是辽阔的大地,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可见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用心选定好位置,从不同的视觉构图,视觉上给人以“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在这里水墨不单只是简单的水墨符号,而是画家超越心灵的独语,正如闫先生所阐述的那样,一个山水画家想要在庞大的艺术大军中清晰自己的声音,体现自己的艺术个性一方面要坚定明确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目标。时代呼唤绘画艺术的发展,不管你阅览过世界上多少大师的风景画作,亦不论你欣赏过无数关于山水艺术的画作,当你置身于闫景阳的山水景致之中时,这神奇的美,绝不是科技复制出来的感受。

   在作品《龙江湿地》系列中,有一种遇见,不叫邂逅,那叫熟悉这里的每一株水草每一只珍鸟,大湿地中的植物和大自然中的那些型态各异的水禽野鸭等,悠然自得的生活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一种恬静和优雅,它净化的不单单是空气而是心灵。我们都知道,湿地它不但孕育着生命而是大自然的“前程”,是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和珍惜及未来环境的追问,在这系列中,让我们看到是其艺术的本质,就是直面人生的和直面人类当下普遍关心的。

   一个艺术创作者,能将家乡“黑土地”作为创作对象,可见蕴含着浓浓的乡情;能将肥沃艺术生命,洒向这片肥沃的土地,使其生根、发芽、并且成势。让家乡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是创作的源泉主题是多么的难能可贵。除了山水画外,闫景阳先生的花鸟画也境界不凡,书法成就更不能等闲视之。他的写意花鸟画亦善于抓住花鸟之魂,不求形似,而求神似,重在“似与不似”之间。而书法对于闫景阳来说,更是有着独特的意义,其笔墨更是绘画方法的“源头活水”。

    面对闫景阳先生的艺术及黑土艺术,我想再大谈笔墨,似乎过于迂腐了。因为,多年来,他笔耕黑土、艺绘的这片人生黑土,是以回归生态,回归自然,以大生态为创作主题,是他艺术追求和主题,我想更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甚至是人类的主题!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