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这个时代最大的精神问题是什么?焦虑,病态型人格!

2 已有 2314 次阅读   2019-05-15 15:37
这个时代最大的精神问题是什么?焦虑,病态型人格! 

正如光和影互相依存,事物总是利弊相存。焦虑也一样,有时候也会带来沉重的代价。

——题记

美国一位心理学专家认为,焦虑是病态型人格的动力来源。

儿子杀害母亲,父亲性侵女儿,亲人互相虐杀,家庭不和,同事反目成仇,反社会人格,边缘性人格,这些都是病态型心理人格特征的现实表现。问题来了: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一个焦虑的时代,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与焦虑打交道。具体如何对待焦虑,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呢?请跟随哲学诗画一起来深度了解下。

焦虑与恐惧联系紧密,但二者并不完全一样,我们不能草率地把恐惧与焦虑等同到一起。

事实上,焦虑和恐惧都是对危险境况或不安全感所作出的情绪反应,都会伴随着多种生理上的感觉,比如颤抖、出冷汗、剧烈的心跳等,不过,焦虑与恐惧确实不同。

区分焦虑和恐惧。

如果一个母亲因为自己的孩子得了轻度感冒或其他不足以危害生命的小病,就因此而担心害怕孩子会死去,这种反应是焦虑。但如果孩子确实得了很严重的病,足以威胁生命,为此母亲感到害怕,这种反应是恐惧。恐惧所表现出的内心紧张程度更深刻,更严重。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恐惧是一个人对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危险做出的恰如其分的反应,而焦虑则是对此类危险做出的不对称或不相适应的反应,有些甚至是想象中的苦痛,以及过度的焦虑,精神高压。而病态型人格患者会不自觉地给自己的焦虑找出一种合理的根据,这种无意识的维护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一般正常人的焦虑跟他的生活经历联系紧密,即他的人生经历了什么痛苦或难以磨灭的阴影之部分,会让他感到害怕或绝望的事情,就会出现焦虑,这种焦虑是正常的,有时还可以通过这种焦虑提升自己,超越自我,但病态型人格的焦虑的内容却与共同奉行的信念毫无关联。

对生的厌倦和对死亡的渴望是导致病态焦虑的最大动因,一个人一旦在生活中无法实现自我,看不到希望,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怨恨和敌意,那他就会不自主的充满对死亡的隐秘渴望。这也是很多自杀者的心理特征之一。死亡是痛苦的,而活着也不必死亡更好,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死亡的痛苦或许被消解了,死战胜了生,成为一种解脱自己的隐秘期待,对死亡的恐惧和渴望叠加起来,会在他内心产生一种既想活下去又想一死了之的冲动,生令他厌烦,而死又很恐怖,这种内心的冲突必然导致焦虑,并且一天天地加深着焦虑的程度。

由此看出,恐惧和焦虑虽都是对危险危机做出的一种情绪反应,但前者所面临的处境是客观的,显而易见的,而后者所面临的缺失主观的,隐秘的,它含而不露。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人的焦虑的强度的大小跟当事者对人生赋予的意义的多少成正比。有句话说的好,即知识越多,越容易焦虑,知识越多,其受到的焦虑程度就越深。一个毫无知识和世界认识的傻子,一般是不会焦虑的。

因此,用劝说的方法说服病态人格患者解除焦虑是毫无用处的,病态型人格患者的焦虑所涉及的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处境,而是他内心主观感受到的处境,有些是臆想出来的,就像那种臆想症患者。因此,治疗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找出某些能对其产生意义的处境,比如他的出生地对他的意义,抑或他的生日,他的生命中出现的某些记忆片段,这些才是对他的精神恢复有真正帮助的。

结语:

焦虑是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威胁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个器官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让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人类大脑的功能之一,就是懂得规划未来,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有计划,能在凛冬将至、灾难来临前做好防护措施。正因为这样,人类才拥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

从这个角度看,焦虑并不特别可怕,可怕的是对焦虑的焦虑,也就是要和焦虑对抗。

美国正面心理学之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每天临睡前写下当天最值得自我肯定的三件事,第二天早上看一遍再起床。这样至少坚持三个月,你会改变对自己的评价,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当自我价值足够高时,你就能轻松自如地应对焦虑了。

不管是疗愈、还是肯定自己,都是爱自己的一种方式。

焦虑不是问题,如何应对焦虑才是问题。拥抱你的焦虑吧,或许适度的焦虑能够帮助你积极地生存,但请别忘了带上爱,因为只有爱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幸福。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