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贾又福先生画语录节选(一)

8 已有 4129 次阅读   2015-11-15 12:22   标签北京大学  blank  center  target  出版社 
【贾又福先生画语录】贾又福先生画语录节选(一)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


  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



  适逢盛世,身为教书匠,得宠于这个宽松的时代,又蒙众多学生的厚爱,将我五十多年以来创作与教学的感想和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尽管零零碎碎,但毕竟是从实践中来,浸透了劳作的汗水——至少是我在艺术道修上的、足踏实地的印迹。


  跛者不忘履,古稀之年,也应是一个艺术探道者的新起点。背靠民族文化的高山,决意继续前行。


  将此书献给有志于中国山水画探索的学子是我的心愿。


——贾又福


2012年6月6日




1961年,骑着姐夫的自行车在呼和浩特市郊画速写


  杏花溪五石潭记(学生时期写的游记)


  壬寅初夏,余与山水科同学于京郊山区写生,有此游记,聊以自遣。


  自怀柔县城乘车向北,北行四十余里,越边墙,皆山,迢递逶迤,路随峰转近百盘至中黄土梁,遂见树碧染谷,游兹始。




故乡小巷,51cm×33cm,1960年


  这幅画是1960年寒假在故乡所作。是遵照班主任宗其香先生教导,画身边喜爱的生活小景。




农村晨雾小景,50cm×38cm,1960年






京郊写生,50cm×45cm,1962年


  入树林,杏桃杂槡,枝繁叶密,不见天日。其果实累累,润透微朱,已近成熟。行不百步,闻水声淅沥,得一小溪,水流成纹。徐徐而上,乱石相依,散卧溪岸,沿溪北行,桃杏渐疏,横枝平伸,不相交并。溪水溪流见细,偶有巨石,横溪而卧,则积水出其隙,滴沥而下。


   逶迤前行。山径亦迷,须跳跃石上,西北折,毛柳寰合,又闻水声,自远而至,其鸣声乍大乍细,若有节律,时有山鸟,美而无名,于柳叶之中,隐窥游人,娓娓 啭鸣。忽而远逝天边,忽而掠飞目前,落于石上,翘尾跳跃,回巧献技,似与我嬉戏焉。待昂首,流声忽大,寻声逾行,得一小潭,非方非圆。近之,五块大石绕 卧,方圆二丈许,清澈过琉璃,潭心水深,翠色凝碧;潭边水浅,黄石见底,令人叫绝;草鱼成队游戏,往来翕忽,其影迷离,投一小石,争相逐焉。绕潭之巨石, 状各不同,面南者,平整如床,可坐可卧,四周芳草萋然,虽无蘅芷,却杂异卉。面北之石被水,自成卵形。上有清泉层叠洒下,玉振金声,若摇金玲,若击玉盘, 若操瑶琴,若击古筝。日夜不息。沿泉上溯迂回不尽,绵延不可穷也。



   予与同学三四人,皆弱冠丹青友士。昼出,登崖攀峭,穷山之高,写丘画树,览雾餐云。日入而归,四肢倦惫,每每施足而步至小潭,洗面、漱口、清掌、濯足, 顿觉遍体清爽,遂披草而坐,任傲箕踞,或卧于石床,耳附石上,则泉声洪亮,犹空中巨雷,或仰观霄汉,思接太虚。则心旷神怡不能自已。或坐于石床,树林阴翳 无所见,远山幽邃而莫察其祥。此时熏风习习,轻和温柔,拂面吹衣,裸袒臂胸,不觉轻寒,夹衣夹裳,亦不微热。神畅无比,兴之难收。谈今论古,吟诗诵文。夜 深良久,犹不欲归。泉洌扑鼻,草香渤,余等心摇欲醉。与万化冥合矣!


  此中乐,此景妙。好游者多因为名川大山而远行也,殊不知京郊无名之山中亦有佳景,惜。盖因骚人名士未入此景。余名之曰杏花溪,曰五石潭,略为小记。引以为兴焉。


1962年5月27日


  与同学交谈(学习心得)


  “博”与“专”。“博”是重要的,但“专”更重要。不能因“博”而误了“专”,而是“博”要为了“专”。要有一个‘主心骨’,一切所谓“博”,都绕着它,为它服务。不能散下大片,收拢不起来。要大片儿,也要有尖儿。一切东西,对于你的“专”有助的就是重点。


  年轻时要火气,要慷慨激昂、气势磅礴。要就是以“浓墨为奇”,要就是以“淡墨为奇”,千万不能不浓不淡,不痛不痒。要狠!年轻就平常,就呆气,到老就要衰颓了。


  治学问,要探求新东西,不能使学术上有我似无我。搞艺术要追求少见的东西,即新的创造,要想在遗产上原有的摊子上摆弄摆弄,就超过古人,是头号的傻瓜。




碧云寺写生,64cm×45cm,1962年





  读诗不能先读宋诗,一定要先读唐诗。读古人,不能一开始就唱小旦,而唱老生、髯生。要读《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孟子》,“诸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1962年8月20日

        来源:雅昌资讯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