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鸥洋的意象油彩画——读鸥洋油画近作
作者:黄一瀚(著名中国画家)
作者:黄一瀚(著名中国画家)
困扰、彷徨、迷惘,及至无所适从,是我们这一代画家的通病。我们苦恼于千年传统的积淀对我们的自囿,更苦闷于在观察西方现代艺术五光十色的场景之后的迷惘,似乎处处有陷阱,到处都是透明的栅栏,到处都是看不透的迷宫。她便是在这样的交叉路口中,艰难地探测、寻觅。
1985年的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有幸参加赵无极在渐美主办的油训班。赵氏以一个东方人对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启迪了她;之后又远赴美国考察,现代艺术强烈独创意识引起了她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艺术……。
她曾写道:“我渴望进行自我艺术变革,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选择一种与心灵亲近的表达形式,建立自己的艺术语言,构建自己现代意味的意象世界。”她的《沉浮》、《扰》等作品,就是以一个母性柔情的心境,去感受捕捉生活中每每那一刹那的瞬间意象,营建一个温柔、明快、清新的艺术氛围;她所思索的精神内涵,通过那些热情奔放的笔触自然而清晰地流泻出来。
我有一种感觉:鸥洋的探索,似乎走出了一个樊篱。她的新作与以往相比有一个质的区别:她已意会到做为传达艺术家精神修改的媒介——绘画,其本质不在于描绘什么,而在于把自己的灵性客观显现;在于把漂渺流动、瞬间流逝中抽出来,凝固于画面,使得自己真实的本我得以永生。这是她的一种自我意识新的觉醒。她曾谈起她经常徘徊于晨曦或黄昏暮色笼照下荷池边,荷池微妙多变的景致常引起她内心的惊讶,每每感受到一种从不知晓的情丝,悄隐地颤动着潜入内心,尤如一束光芒把物我穿洞。顿时,内心是那么恬美澄明。这是一种人性与自然契合交感的升华。可见,鸥洋所寻求的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更多的是感知着事物的内在。她放弃自己所惯用的具象创作手法,转而采用抽象或意象的方法为表现手段,正是为了更直接展开对灵魂状态的直接描绘。她作品中富有意味的形式构成,色油相融渗化的朦胧感,明亮的色域组合,多质的肌理效果,都看出她尽力在寻找叠印形式手段,去表达她所感受的所做的努力。
1988年于广州美术学院
(文章来源:艺术家提供)
1985年的初夏,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有幸参加赵无极在渐美主办的油训班。赵氏以一个东方人对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启迪了她;之后又远赴美国考察,现代艺术强烈独创意识引起了她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艺术……。
她曾写道:“我渴望进行自我艺术变革,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选择一种与心灵亲近的表达形式,建立自己的艺术语言,构建自己现代意味的意象世界。”她的《沉浮》、《扰》等作品,就是以一个母性柔情的心境,去感受捕捉生活中每每那一刹那的瞬间意象,营建一个温柔、明快、清新的艺术氛围;她所思索的精神内涵,通过那些热情奔放的笔触自然而清晰地流泻出来。
我有一种感觉:鸥洋的探索,似乎走出了一个樊篱。她的新作与以往相比有一个质的区别:她已意会到做为传达艺术家精神修改的媒介——绘画,其本质不在于描绘什么,而在于把自己的灵性客观显现;在于把漂渺流动、瞬间流逝中抽出来,凝固于画面,使得自己真实的本我得以永生。这是她的一种自我意识新的觉醒。她曾谈起她经常徘徊于晨曦或黄昏暮色笼照下荷池边,荷池微妙多变的景致常引起她内心的惊讶,每每感受到一种从不知晓的情丝,悄隐地颤动着潜入内心,尤如一束光芒把物我穿洞。顿时,内心是那么恬美澄明。这是一种人性与自然契合交感的升华。可见,鸥洋所寻求的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更多的是感知着事物的内在。她放弃自己所惯用的具象创作手法,转而采用抽象或意象的方法为表现手段,正是为了更直接展开对灵魂状态的直接描绘。她作品中富有意味的形式构成,色油相融渗化的朦胧感,明亮的色域组合,多质的肌理效果,都看出她尽力在寻找叠印形式手段,去表达她所感受的所做的努力。
1988年于广州美术学院
(文章来源:艺术家提供)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