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现代水墨画之父刘国松(1)

7 已有 2678 次阅读   2016-04-29 08:28
现代水墨画之父刘国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6-19 14:29:27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网

4月26日,台湾画家刘国松的现代水墨画展--宇宙心印·刘国松绘画一甲子在北京故宫武英殿拉开序幕,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6日。这是故宫博物院继吴冠中、范曾之后,又一次为当代健在且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举办个人展览。有意思的是,4月26日是他75岁的生日。为此,他的好友、同时也是他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铸晋、张颂仁和自己一起共挑出75件作品在北京展出。而在展出的作品中,有一件的创作时间恰恰是60年前的1947年,这也暗合了"绘画一甲子"的命题。其实,刘国松曾经对"绘画"一词有所异议,更喜欢"制作绘画",他的作品也常常对纸张、水墨进行"革命"。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刘国松就提出"中国画的现代化"命题。主张"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曾引起轩然大波。之后的40年,他在"现代"与"水墨"的双重议题上进行各种实验,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现代水墨画家。上世纪80年代初,刘国松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对当时的艺术界形成很大冲击。谷文达等一大批当代艺术家曾经受到他的鼓励和启示。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新淼称赞刘国松"所开辟的新绘画观念和空间、内容和表现手段及绘画材料,对一切从事创新型事业的人们,都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在"水墨"与"现代"之间探索

从六十年代起,原先为推动现代西方艺术不遗余力,并创立在台湾现代艺术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五月画会"的刘国松,将他的注意力转向传统中国绘画媒材---水墨,也自此将自己卷入了一场已经历经了百年之久的传统与现代的争论之中。但刘国松自始即有着十分明确的理念。"我们都有一种失落感,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两条激流的冲击的漩涡中迷失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找回自己,确定自己。"他说。"我们既不是生活在多元的社会,也不是成长在纽约或巴黎的环境。

我们目前所生存的这个现实,在空间上是接受了日本和西洋现代文明影响的社会,在时间上是承受了中国上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我们被现实推到了这个纵横交织的四度空间里,去表现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时代特质是我们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如此,个人才有可能在其中显现出来,才能真正地找回自己。"

与许多其他水墨画家不同的是,刘国松在开始他的水墨画革新之前,即已对西方现代艺术有很深了解和研究,而且之后也一直对西方当代美术的发展加以关注。因此深切"体会到艺术的创造是建立在不断地对旧有形式的否定上。如若我们要使中国绘画起死回生,进而有所发扬光大的话,就先必须在形式的破坏与重建上做起。"因此从六十年代起,他自传统中国水墨画的基本媒材着手,"革笔的命"、"革中锋的命",制作"刘国松纸",进而对形式技法加以全面革新,扬弃传统的笔墨程式,引入了拓墨、水拓、渍墨、拼贴等各种技法,开创了他独特的抽象水墨领域。正如高居翰所说:"介绍刘国松要比介绍其他过去的大师们困难得多。"因为他的艺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还未准备让人作概括之论。我们可以看到,自六十年代以来,几乎每10年都看到他的艺术有新的拓展,不断地破坏与重建。这种不断质疑、勇于否定、敢于创新的态度,正是刘国松的艺术生命所在。

"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

刘国松,祖籍山东青州,1932年生于安徽,1949年定居台湾。刘国松十四岁开始学习传统国画,二十岁改习西画。1956年,从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随即创立"五月画会",发起现代艺术运动。1961年,有感于一味追随模仿西洋现代艺术思潮与画风之不当,更基于对发展与宣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烈使命感,刘国松在创作上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重拾东方画系的水墨媒材,从事水墨的革新,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对此,大诗人余光中教授撰文称之为"浪子回头"。而刘国松也在此时提出一个至今仍有价值的口号:"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