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冬云
一向过着安静日子的著名女作家乔叶,8月11日这一天,接到了两千多条微信,“突然变成‘流量明星’了”。她以长篇小说《宝水》成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她是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70后女作家,同时也成了第十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豫籍作家。
8月12日晚上九点半,一直处在极度忙碌“特别慌乱”状态下的乔叶,终于能喘口气了。河南日报对乔叶的独家专访开始了,采访时间七十分钟。
8月12日晚的郑州,骤雨过后,两道彩虹横跨天际,在空中划出美丽弧线。大片彩云随风流动,从黄昏日落直至夜幕降临,浪漫满分。电话那端娓娓道来的乔叶,其绚丽与丰富,给记者的感觉就是:“斯人如彩虹,遇上才知有。”
“宝水如镜,照见此心”,是乔叶为读者签《宝水》时,最爱写的一句话。宝水如镜,照见了作者的心,也正在照见无数读者的心。
河南日报:请问乔老师,成为茅奖得主这两天的感受。
乔叶:我平时安静惯了。这不是日常状态,日子很不正常。好多朋友,平时不联系的,都发来微信道贺。尤其是媒体朋友们性子普遍比较急,使得我特别慌乱。我习惯于有个提纲,慢慢想好回答,很怕回应即时性问题,因为很难讲得准确。
河南日报:获得茅盾文学奖,对您意味着什么呢?
乔叶:获得茅盾文学奖,于我是多种幸运叠加,意味着特别重要的肯定,前所未有的重量级的肯定。进一步坚定了我写长篇小说的信心。我写作时的心理还是挺脆弱的,常常会自我怀疑、自我批判。
河南日报:请您简单谈谈写作《宝水》的经过。
乔叶:不是简单谈谈的问题,这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如果宿命地去看,可以说我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准备了,我命中注定会写这个。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乡村生活在我的人生中所占的时间份额约是三分之一,浓缩在二十岁之前。这些,在《宝水》的有些篇章中都有表达。你可以把《最慢的是活着》和《宝水》对照着看,《最慢的是活着》屡获大奖,让我知道,原来我的乡村记忆有这样宝贵的文学价值。家乡和乡村是我的文学宝藏。
为写作《宝水》,我跑村也泡村。跑村是看全国各地的村子,约有一二十个。泡村最先去了郝堂村,先写了一些散文。后来又回到老家豫北焦作,选了两个村子长期观察。我小时候在豫北农村长大,很容易进入到生活内部。之后是素材积累、人物挑选到小说结构。我在小说中设置了多重结构,有心理结构、地理结构、故事结构、时间结构等,比如地理结构就需要有精密设计,它要分几个自然片、各家住在哪,谁家和谁家挨着住,村周边要有啥人文景点,游客要走啥动线等,都要设计。时间结构是写乡村的一年,把这一年当作一个横切面,其中各种元素兼备: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植物学的等等。整体设计加细部处理,都很费心。所以这七八年的创作历程还挺一言难尽的。
河南日报:您的书,它有精神层面的厚度,但阅读经验是轻松的愉悦的,如同风行水上。
乔叶:这正是我想追求的,汪曾祺先生有过一种写作论,是“苦心经营的随便。”比如汪曾祺的文字看起来很平淡,但读来很有回味。我写作一向追求举重若轻,希望能以小见大。另外语言关要过,要有回味和耐品。
乔叶在乡村看戏。
河南日报:宝水村名和书中人物名字,都是怎么来的?书中人物您最偏爱谁?
乔叶:我的老家有个一斗水村,村中有泉名叫一斗水泉,名字有民间趣味,不过我感觉充当小说名字可能就过于写实。于是就琢磨着怎么让意象升级,后来就设想泉眼是元宝形的,泉名叫宝水泉,村子就叫宝水村。宝水深层所指则是宝贵的人民力量。书名最早曾定为《宝水村记》,这个书名偏向非虚构。朋友建议拿掉后两个字,就成了《宝水》。现在回头再看,果然还是《宝水》更好。
女主人公叫青萍,姓地,大地的地,青萍有无根状态,地青萍就是在大地上有了安定。老原姓原,意味着原乡。大英姓刘,意味着留驻乡村。青萍奶奶必须叫王玉兰,因为我的奶奶就叫王玉兰。郑州我起名叫象城,焦作称为予城。象和予合在一起,就是“豫”字。这些名字像密码一样,还真是有读者破译出来。
小说中的女性是我最心疼和心爱的。书中的所有女性包括两个奶奶,我都很喜欢。《最慢的是活着》中也写过奶奶,我觉得没写够。地青萍和大英都是女性,这种设计也是小说情节的必选。事实上,我前期采访了一批乡村女干部,她们是村庄的核心人物。
河南日报:希望读者从《宝水》中有哪些收获呢?
乔叶:作家的本职工作,就是怎么把作品写好。至于别的,我不能决定什么。很多读者应该都有着城乡两地的生活经验,会频繁往返于城乡之间。我觉得我们好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城乡结合部,如果是一定要说期待的话,我期待《宝水》能触及到这个精神或者心灵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
河南日报:您的创作生涯中,《宝水》占据什么位置呢?
乔叶:这是一个我必须要写的作品。我常常因为困惑而写,对世界充满疑问和好奇。乡村和我的青少年时代密切相关,我对乡村有很复杂的感情,想清晰地回溯自己的来处。而我回溯的方式,也只有写作,只有在作品中。
河南日报:河南有深厚的乡土文学传统,前辈作家和作品对您有影响吗?
乔叶:影响太大了。我年轻时不怎么认命,一心要写得洋气。现在,对于河南的乡土文学传统,我越来越臣服。李准、乔典运、张一弓、田中禾、李佩甫、张宇、李洱等人,被评论家称为“乔叶的父兄辈”,他们均有杰作,我都读过。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条文学脉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农村和农民典型的生活和命运。我写《宝水》时就把自己放在了这条脉络上。所以这个文学传统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入到根基里的影响。
河南日报:女性作家身份和作品中的女性视角,也是您备受关注的点。
乔叶:这也是个认命的过程。我以往作品中男性视角、中性视角和零度视角都有,现在是女性视角居多。我也越来越迷恋和沉醉于女性视角的写作。其实任何视角都有局限性,但只要尽力去挖,局限性也有克服和拓展的可能,甚至还有可能转化为某种优势。前一阵《宝水》得了春风悦读榜的春风女性奖,戴锦华老师给我颁的奖,我发言时讲,也许对很多女作家而言,进行女性化写作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原点选择,可对我而言这却是一种命中注定的返程。所以《宝水》对我而言是个回归之作。一是回归乡土,一是回归女性身份。
河南日报:目前有特别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主题的作品,您怎样保证自己的作品不套路、不主题先行?
乔叶:我一向比较警惕概念化的主题先行。我的经验就是不给自己什么预设,就是到生活现场去沉浸式地倾听、记录、整理和选择,保持诚实的写作态度,遵从内心特别真实的感受去表达。
河南日报:有评论家称您是“优秀的观察者”,碎碎老师也曾评价“您有一张浩荡无边的大网,有对美好事物的捕捉和敏感,让生活颗粒归仓”。请对河南日报“中原风”版的基层作者讲一讲,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
乔叶:好好读书,这对写作特别重要。要能从经典中读出好来。阅读趣味也尽量驳杂一些,不要单一饮食。
乔叶(左)和朋友一起走访村民。
河南日报:您是2020年离开河南去了北京,跳出中原看中原,什么感觉呢?
乔叶:很亲切。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对于故乡身处其中常常是习焉不察的。有句话叫“故乡是离开才能拥有之地”,也许需要把故乡放到适当远的距离,才能更清晰地聚焦它。比如我现在北京,却更有家乡感。我常常不自觉地讲“我们河南人怎么怎么”。在北京,想找碗好吃的烩面都不容易。在郑州,哪条街上都会有一家好吃的烩面馆。
当然,北京对我也很重要。所以我在给《文艺报》写的获奖感言里说,感谢老家河南,感谢新家北京。北京的优质文学资源特别集中,对我很有滋养,令我的作品宽度深度和丰富度都大大增强了。而中原,河南,那是娘家的位置,给我的文化基因对我的影响是本质的影响。
河南日报:您是河南日报的老作者了。能否为河南日报写几句寄语呢?
乔叶:我和河南日报有着很美好的缘分,和多位副刊主任都很相熟,比如王钢老师、张鲜明老师,鲜明老师是省诗歌学会会长,我们在省作协工作时有密切交集。我和来自河南日报社的诗人高金光老师也很熟悉,在河南时,时常在“中原风”副刊上发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冬云
一向过着安静日子的著名女作家乔叶,8月11日这一天,接到了两千多条微信,“突然变成‘流量明星’了”。她以长篇小说《宝水》成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她是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70后女作家,同时也成了第十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豫籍作家。
8月12日晚上九点半,一直处在极度忙碌“特别慌乱”状态下的乔叶,终于能喘口气了。河南日报对乔叶的独家专访开始了,采访时间七十分钟。
8月12日晚的郑州,骤雨过后,两道彩虹横跨天际,在空中划出美丽弧线。大片彩云随风流动,从黄昏日落直至夜幕降临,浪漫满分。电话那端娓娓道来的乔叶,其绚丽与丰富,给记者的感觉就是:“斯人如彩虹,遇上才知有。”
“宝水如镜,照见此心”,是乔叶为读者签《宝水》时,最爱写的一句话。宝水如镜,照见了作者的心,也正在照见无数读者的心。
河南日报:请问乔老师,成为茅奖得主这两天的感受。
乔叶:我平时安静惯了。这不是日常状态,日子很不正常。好多朋友,平时不联系的,都发来微信道贺。尤其是媒体朋友们性子普遍比较急,使得我特别慌乱。我习惯于有个提纲,慢慢想好回答,很怕回应即时性问题,因为很难讲得准确。
河南日报:获得茅盾文学奖,对您意味着什么呢?
乔叶:获得茅盾文学奖,于我是多种幸运叠加,意味着特别重要的肯定,前所未有的重量级的肯定。进一步坚定了我写长篇小说的信心。我写作时的心理还是挺脆弱的,常常会自我怀疑、自我批判。
河南日报:请您简单谈谈写作《宝水》的经过。
乔叶:不是简单谈谈的问题,这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如果宿命地去看,可以说我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准备了,我命中注定会写这个。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乡村生活在我的人生中所占的时间份额约是三分之一,浓缩在二十岁之前。这些,在《宝水》的有些篇章中都有表达。你可以把《最慢的是活着》和《宝水》对照着看,《最慢的是活着》屡获大奖,让我知道,原来我的乡村记忆有这样宝贵的文学价值。家乡和乡村是我的文学宝藏。
为写作《宝水》,我跑村也泡村。跑村是看全国各地的村子,约有一二十个。泡村最先去了郝堂村,先写了一些散文。后来又回到老家豫北焦作,选了两个村子长期观察。我小时候在豫北农村长大,很容易进入到生活内部。之后是素材积累、人物挑选到小说结构。我在小说中设置了多重结构,有心理结构、地理结构、故事结构、时间结构等,比如地理结构就需要有精密设计,它要分几个自然片、各家住在哪,谁家和谁家挨着住,村周边要有啥人文景点,游客要走啥动线等,都要设计。时间结构是写乡村的一年,把这一年当作一个横切面,其中各种元素兼备: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植物学的等等。整体设计加细部处理,都很费心。所以这七八年的创作历程还挺一言难尽的。
河南日报:您的书,它有精神层面的厚度,但阅读经验是轻松的愉悦的,如同风行水上。
乔叶:这正是我想追求的,汪曾祺先生有过一种写作论,是“苦心经营的随便。”比如汪曾祺的文字看起来很平淡,但读来很有回味。我写作一向追求举重若轻,希望能以小见大。另外语言关要过,要有回味和耐品。
乔叶在乡村看戏。
河南日报:宝水村名和书中人物名字,都是怎么来的?书中人物您最偏爱谁?
乔叶:我的老家有个一斗水村,村中有泉名叫一斗水泉,名字有民间趣味,不过我感觉充当小说名字可能就过于写实。于是就琢磨着怎么让意象升级,后来就设想泉眼是元宝形的,泉名叫宝水泉,村子就叫宝水村。宝水深层所指则是宝贵的人民力量。书名最早曾定为《宝水村记》,这个书名偏向非虚构。朋友建议拿掉后两个字,就成了《宝水》。现在回头再看,果然还是《宝水》更好。
女主人公叫青萍,姓地,大地的地,青萍有无根状态,地青萍就是在大地上有了安定。老原姓原,意味着原乡。大英姓刘,意味着留驻乡村。青萍奶奶必须叫王玉兰,因为我的奶奶就叫王玉兰。郑州我起名叫象城,焦作称为予城。象和予合在一起,就是“豫”字。这些名字像密码一样,还真是有读者破译出来。
小说中的女性是我最心疼和心爱的。书中的所有女性包括两个奶奶,我都很喜欢。《最慢的是活着》中也写过奶奶,我觉得没写够。地青萍和大英都是女性,这种设计也是小说情节的必选。事实上,我前期采访了一批乡村女干部,她们是村庄的核心人物。
河南日报:希望读者从《宝水》中有哪些收获呢?
乔叶:作家的本职工作,就是怎么把作品写好。至于别的,我不能决定什么。很多读者应该都有着城乡两地的生活经验,会频繁往返于城乡之间。我觉得我们好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城乡结合部,如果是一定要说期待的话,我期待《宝水》能触及到这个精神或者心灵意义上的城乡结合部。
河南日报:您的创作生涯中,《宝水》占据什么位置呢?
乔叶:这是一个我必须要写的作品。我常常因为困惑而写,对世界充满疑问和好奇。乡村和我的青少年时代密切相关,我对乡村有很复杂的感情,想清晰地回溯自己的来处。而我回溯的方式,也只有写作,只有在作品中。
河南日报:河南有深厚的乡土文学传统,前辈作家和作品对您有影响吗?
乔叶:影响太大了。我年轻时不怎么认命,一心要写得洋气。现在,对于河南的乡土文学传统,我越来越臣服。李准、乔典运、张一弓、田中禾、李佩甫、张宇、李洱等人,被评论家称为“乔叶的父兄辈”,他们均有杰作,我都读过。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条文学脉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农村和农民典型的生活和命运。我写《宝水》时就把自己放在了这条脉络上。所以这个文学传统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深入到根基里的影响。
河南日报:女性作家身份和作品中的女性视角,也是您备受关注的点。
乔叶:这也是个认命的过程。我以往作品中男性视角、中性视角和零度视角都有,现在是女性视角居多。我也越来越迷恋和沉醉于女性视角的写作。其实任何视角都有局限性,但只要尽力去挖,局限性也有克服和拓展的可能,甚至还有可能转化为某种优势。前一阵《宝水》得了春风悦读榜的春风女性奖,戴锦华老师给我颁的奖,我发言时讲,也许对很多女作家而言,进行女性化写作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原点选择,可对我而言这却是一种命中注定的返程。所以《宝水》对我而言是个回归之作。一是回归乡土,一是回归女性身份。
河南日报:目前有特别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主题的作品,您怎样保证自己的作品不套路、不主题先行?
乔叶:我一向比较警惕概念化的主题先行。我的经验就是不给自己什么预设,就是到生活现场去沉浸式地倾听、记录、整理和选择,保持诚实的写作态度,遵从内心特别真实的感受去表达。
河南日报:有评论家称您是“优秀的观察者”,碎碎老师也曾评价“您有一张浩荡无边的大网,有对美好事物的捕捉和敏感,让生活颗粒归仓”。请对河南日报“中原风”版的基层作者讲一讲,怎样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
乔叶:好好读书,这对写作特别重要。要能从经典中读出好来。阅读趣味也尽量驳杂一些,不要单一饮食。
乔叶(左)和朋友一起走访村民。
河南日报:您是2020年离开河南去了北京,跳出中原看中原,什么感觉呢?
乔叶:很亲切。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对于故乡身处其中常常是习焉不察的。有句话叫“故乡是离开才能拥有之地”,也许需要把故乡放到适当远的距离,才能更清晰地聚焦它。比如我现在北京,却更有家乡感。我常常不自觉地讲“我们河南人怎么怎么”。在北京,想找碗好吃的烩面都不容易。在郑州,哪条街上都会有一家好吃的烩面馆。
当然,北京对我也很重要。所以我在给《文艺报》写的获奖感言里说,感谢老家河南,感谢新家北京。北京的优质文学资源特别集中,对我很有滋养,令我的作品宽度深度和丰富度都大大增强了。而中原,河南,那是娘家的位置,给我的文化基因对我的影响是本质的影响。
河南日报:您是河南日报的老作者了。能否为河南日报写几句寄语呢?
乔叶:我和河南日报有着很美好的缘分,和多位副刊主任都很相熟,比如王钢老师、张鲜明老师,鲜明老师是省诗歌学会会长,我们在省作协工作时有密切交集。我和来自河南日报社的诗人高金光老师也很熟悉,在河南时,时常在“中原风”副刊上发稿。
我对河南日报的寄语是:中原长风浩荡,文脉源远流长。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