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人文史话丨莼羹鲈脍,故苏州吴江松陵也称鲈乡

3 已有 86 次阅读   2024-06-24 10:21
人文史话丨莼羹鲈脍,故苏州吴江松陵也称鲈乡
摄影纪实 2024-06-24 09:38
【出处】《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解释】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意指味道鲜美的莼菜羹、鲈鱼脍。借指怀念故乡的心情,也有赞美不追逐名利的意思。
【与吴江的关联】鲈鱼产于近海,在松陵太湖与吴淞江的交汇处,味道鲜美。莼菜者,生水草也。张翰在北方做官,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莼羹鲈脍”,就辞官归家。故松陵也称鲈乡。
【近义词】莼鲈之思
【成语背后的故事】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吴江人。他多年在洛阳任齐王司马冏的属官,官职不高,难以施展抱负。又因官府诸事繁杂,颇多不顺心之处。加之他预见到司马冏将要垮台,恐累及自己,便想避祸退隐。
一年秋天,张翰在洛阳感受到秋风阵阵,似乎带来了泥土的芬芳,他突然产生了强烈的思乡之绪。接着,他又回忆起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等佳肴美味,更觉得乡情无法排遣。于是,他说道:人生一世应当纵情适意。既然故乡如此值得留恋,我又何必定要跑到几千里之外,做这一个受拘束的官儿,去博取什么名位呢?他毫不犹豫地到齐王那里辞了官,千里驱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就在张翰辞官回乡不久,齐王司马冏谋反被杀,他手下的人纷纷受到牵连,有好些人丢掉了性命。张翰幸免于难,躲过了“八王之乱”,人们都称赞他有先见之明。
后人用莼羹鲈脍或季鹰思归等典故形容人不追求名利,凡事顺乎自然。或用以形容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来源:吴江日报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马常宏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系知名文化传媒人、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现代苏州》杂志特约撰稿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