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之为鲁迅,就是任何一个话题,哪怕是一个小点,都可以继续说下去,而且可以从一个小切口打开一个大世界。
——阎晶明《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
提及鲁迅,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然而,一百多年的鲁迅研究史发展到今天,“鲁迅身上被挖掘出来的‘烟火气’越来越重,有时离文学都有点远了”。并且,近年来,“鲁迅”似乎已经逐渐从专业研究层面“出圈”,有成为炙手可热的“IP”的趋势。随着《觉醒年代》等影视剧的热播热议,被“演绎”出来的鲁迅似乎和一块“不干了”的牌子捆绑在了一起,“鲁迅语录频繁被打假:这话我没说过”“年轻人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话题也一度成为了网络讨论的焦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我们谈论鲁迅时,我们到底还应该谈论些什么?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鲁迅还在》《鲁迅与陈西滢》《须仰视才见:从五四到鲁迅》《箭正离弦:〈野草〉全景观》《这样的鲁迅》《读与思》等,编选出版《鲁迅箴言新编》《鲁迅演讲集》等。
鲁迅从来就没有打算做一个优雅的、纯粹的文学家
当鲁迅形象从被“神化”到走入“人间”,鲁迅与当下人们的关系逐渐变得亲切起来,但同时也直接导致,一些更具严肃性的话题却呈现出不再被重视的趋势。
众所周知,鲁迅首先是一位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卓越而深远,《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等作品早已是家喻户晓。
然而,鲁迅“从开始就没有打算做一个优雅的、纯粹的文学家,没有在象牙塔里优哉游哉的想法”。在鲁迅的文学道路上,他始终坚持文学必须具有社会功用性,相信“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因此,鲁迅的思想、社会实践以及文学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在社会生活层面上,鲁迅与同时代的很多人物,包括一些政治人物,有过这样那样的交往和关联。
而鲁迅与重要的中国共产党政治人物的交往,正是鲁迅参与时代的重要方式,是“鲁迅之为鲁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成就鲁迅文学的重要精神线索。
从“神交”达至“同怀”
继《鲁迅还在》《鲁迅与陈西滢》《须仰视才见:从五四到鲁迅》之后,阎晶明“鲁迅研究”系列全新力作《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从“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这一独特的视角切入,聚焦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陈赓、瞿秋白、方志敏等中国共产党人和鲁迅多方面的交往与交集。
“神交,是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之间关系的比较集中和突出的特点。而这种神交的意义和价值,正在于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相知,对中国历史、中国现实、中国革命、中国未来,他们可能会使用并不相同的概念以及表述,但精神上的相通和认知上的相近与吻合,却经常可以让今天的我们同样读到。”
在《同怀》之中,阎晶明重返历史现场,将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放到“同时代人”的思想框架之下,他所考察和追溯的,并非只是鲁迅和诸多中国共产党人的现实交往,而是始终在追问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达到了一种志向相同、互相信任、彼此理解的“神交”之境,并由此看到了一代革命者之间的精神和鸣与历史潮流的澎湃波涛。
“同怀”一词,出自鲁迅写给瞿秋白的一副联语“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瞿秋白与鲁迅年龄差距颇大,身份地位也并不相同,但却在尚未谋面之时便彼此欣赏,1932年相见之后,“二人一见如故,交流顺畅,话题不断,仿佛是失散多年的亲人一般”。而后鲁迅与瞿秋白用文字并肩战斗,二人合作撰写杂文、共同编书,瞿秋白在上海期间,还曾三次到鲁迅家中避难,彼此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足以当得起“知己”二字。
阎晶明将鲁迅与瞿秋白“神交”的要素概括为“对对方才华的欣赏”“相互激赏中的坦率真诚”“观点的一致和精神上的相互信任”,也正因此,二人才能从“神交”达至“同怀”。才华互赏、彼此坦诚、精神共通,这也正是诸多共产党人能够与鲁迅结下深厚情谊的原因所在。
看见多侧面的鲁迅
阅读《同怀》,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阎晶明谨慎的写作态度,全书论必有据、观点鲜明,“决不做妄猜、漫议式的评价”。但是,《同怀》并非冷冰冰的学术论文,阎晶明采用亲切生动的随笔手法,往往从某个具体的话题引入,充满了“讲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个明朗的、有生气儿的人物。比如,在谈及方志敏与鲁迅的关系时,阎晶明详细梳理了方志敏文稿从狱中传送出去,并由鲁迅接收转交的故事。方志敏与鲁迅并不相识,而可能仅凭着两人同刊发表文章的文学情缘,当方志敏在狱中面临生命威胁之时,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将文稿送出,嘱托一定要将其交给素未谋面的鲁迅,从而将文学的火种传承了下去。方志敏如此决断,不仅展现出一位革命者的坚定性和敏锐性,更是出自一个文学青年对一位文学大家发自内心的敬仰和信任,令人动容。
阎晶明希望《同怀》能够“为文学读者提供一个认知角度,让大家对这样的话题产生可能的兴趣,认识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继而对鲁迅研究的多侧面有更多了解”,也期待作者和读者能够以“同怀”之心,共同开启一次“神交”之旅,看见历史风云的变幻,体悟先辈们的相知与相通,也看见一个不一样的鲁迅。
关联阅读
《同怀: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
阎晶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鲁迅与陈西滢》
阎晶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须仰视才见》
阎晶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鲁迅还在》
阎晶明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中国鲁迅学史》
张梦阳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编辑 |云琪
排版 | 卞雯
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