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1. 待秋: 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墨要熟,熟中生。磨墨欲熟,破之用水则润,惜墨如金,泼墨如渖,路子要正,切勿邪途。 笔是骨,墨是 (01-09 12:03) 回复
  2. 待秋: 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中巧。 会用墨就圆,笔画很细也是圆的,是中锋。 用墨要能润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 (01-09 12:03) 回复
  3. 待秋: 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 执笔要松紧活用,重按轻提。 (01-09 12:02) 回复
  4. 待秋: 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与陈慎之谈 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 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东坡讲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王右军讲执笔之法 (01-08 12:19) 回复
  5. 待秋: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学人还是为了 (01-08 12:18) 回复
  6. 待秋: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01-08 12:17) 回复
  7. 待秋: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01-08 12:17) 回复
  8. 待秋: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与张尔宾谈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01-08 12:16) 回复
  9. 待秋: 学问不问大小,要学点东西,不要作假,要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体会,受益。 做学问要踏实,不为虚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应酬,要学点真东西。 (01-08 12:16) 回复
  10. 待秋: 与朋友交必能尽言,扬善改过,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与同恶也。——与庄希祖谈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01-08 12:15) 回复
  11. 待秋: 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待人以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01-08 12:15) 回复
  12. 待秋: 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 (01-06 12:50) 回复
  13. 待秋: 你可以更新状态, 让好友们知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道你在做什么... (01-06 12:50) 回复
  14. 待秋: 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 (01-06 12:49) 回复
  15. 待秋: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 (01-06 12:49) 回复
  16. 待秋: 那是“八分楷法”的简称。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书之名,其内容显然和古称是不一样的,名异实同和名同实异之例,大概有以上这些。 (01-06 12:49) 回复
  17. 待秋: 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有模楷的意思,张怀瓘《书断》中已先谈到过。六朝人仍习惯地用着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论书·韦诞传》中云:“诞字仲将,京兆人 (01-06 12:48) 回复
  18. 待秋: 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01-06 12:48) 回复
  19. 待秋: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01-06 12:48) 回复
  20. 待秋: 33、上上者得其上,学上者仅得其中,学中者得其下,学下者得其下下。 34、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01-04 1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