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传统绘画的新解读

2 已有 1679 次阅读   2018-04-05 19:35
                                  传统绘画的新解读                             
                                                     ——杜华的坦培拉花鸟画    作者:韩玮
           古代欧洲以丹培拉为媒介的绘画形式已存在了千余年。丹培拉一词是法、英文TEMPERA的译音,其意是指某种特殊性质的乳化合物,内含水、胶、油几种成分,配制方法流传甚多。不同特性的丹培拉材料与油画结合进行绘画创作的方法,统称为丹培拉油画。因丹培拉这种材料的特性为画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选择,历史上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在内的欧洲众多大师级的油画家以及当代的克里姆特、怀斯等人,都使用过这种材料。丹培拉材料在油画艺术中的使用,可以说与中国传统绘画材料的发展几乎同步,但历史上从未有中国画家把丹培拉材料与中国画联系在一起,杜华则开了一个先例。

  丹培拉材料的配制方法很多,效果亦不相同,杜华选用的是鸡蛋丹培拉。这种材料的视觉效果典雅而高贵,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制不谋而合,杜华将其与中国传统花鸟画的解读结合在一起,这就找到了一个极好的切入点。

  中国的传统花鸟画以造型生动,色彩古朴典雅的独特魅力著称于世,但由于年代久远使之与灰暗,而鸡蛋丹培拉表现出的色泽,就有珍珠或绸缎的美感,恰恰弥补了传统花鸟画色泽上的不足。丹培拉材质中水质的特性,使笔触流畅、柔和而丰富,既能作最细致的塑造刻画,又能作透明处理,这为以传统花鸟造型作为重塑对象的杜华丹培拉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最大的可塑性。而丹培拉画材与油画颜料的结合,又可反复多层绘制,既没有了纯油画的腻重,又有着厚实的视觉效果。传统中国绘画的典雅与油画色彩丰富厚重的完美契合,使她对传统中国花鸟画的解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气象。国画焉?油画焉?传统还是现代?这种特殊的视觉冲击力,在她的《寻梦系列》中体现的尤为典型。

  一只造型古朴的家鹅,或两只游曳中的鸳鸯,栖息于细竹之上的山雀,看似保留了传统花鸟画的造型,表现上却似工非工;远观为线性结构,近视却似有若无;色彩古朴沉着却又亮丽透明,似渲染却又有笔触;似临摹却又有自己的再造,虚虚实实中成就了一种特有的空灵;随时对传统花鸟画造型的借用,个人的理解与创作去无处不在。而背景的处理,则不仅完全出于创作,而且充分发挥了丹培拉材质的特色。厚薄相间,纯净与丰富并行;色彩多姿,笔触与飞白同在,挥写处不失细腻,精微处不见雕琢。使她的丹培拉花鸟画于传统与现代的梦幻中,走出了传统花鸟画让人敬畏的神秘境界,充满了创生的意味,这是一种新时代美学精神的解读,具有崇高的东方神韵。

  杜华能够在花鸟画的创作中选取这样一个切入点,不是偶然的。她的花鸟画创作过程,从来没有像某些江湖“名家”那样因文化的疏离而内心无所适从,她对传统绘画的研读,既没有考略知中国画传统笔墨成为江湖杂耍式的叫卖,也没有受到恶俗的市场流行风气感染。因此,她的花鸟画从来没有陈旧的霉腐之气,她尊重传统,但更注重当代,重视技巧更拥抱自然,这就使她的艺术创作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中国传统花鸟画的艺术积淀是丰厚的,丰厚的让人感到沉重,这种窒息般的沉重让许多人把它当成神一样来顶礼膜拜,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当一种本应具有生命力的程式成为发展的绊时,程式还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所有的程式本来都是人创造的。历史的积淀随着时代的变异,应该成为我们今天解释生活的借鉴,而不应当去充当一个古代神话的附庸,杜华丹培拉花鸟画给人们的启迪意义,也正在于此。

  

从这一点来说,杜华是幸福的,她的幸福来自于她的自信,这种自信使她以清醒的眼光,在不断地发现这中国绘画无穷无尽的创造元素,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对各种媒介进行心灵的过滤,并经过合理的创造性艺术整合,逐步构建起了自己的语言体系。作为一个女性画家,能有这种幸福,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