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认识萧玉田,他是一位工笔人物画家,是已故工笔画大师潘絜兹先生的弟子。那些年每逢筹办工笔画展,潘先生的小院子便成了大本营筹备处,收件、登记、保管都在那里进行,潘先生一家齐出动忙着干事,其中少不了老萧瘦高的身影。我每次去潘先生家请示工作,总会遇到他,但他较少言语埋头干活儿。我想,包括对自己的画,他大概也不精于“包装”,也不善于“推销”,比起许多朋友来,错过了不少宣传的机会。
萧玉田是辽宁锦州人,自幼生活困苦但酷爱美术,早年从当地画家王钟秀先生学画得以入门并开始崭露头角。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承德画院成为专业画家。承德是北方独特的文化宝地。清代入关后数百年来,一直是清廷的政治重心,自康熙朝这里成为联系北部、西部各民族,巩固边疆政局安定平稳的政治舞台,经多年建设不仅有避暑山庄这样辉煌的皇家园林,而且有外八庙那样宏伟瑰丽的宗教建筑。在一派青山绿水之间,错落的分布着汉式、藏式、汉藏结合式等不同风格的寺庙建筑,金瓦红墙分外壮观。历史文化的基点就体现在那些幽奥的殿阁、曲深的迴廊、迷离的亭榭和焚毁后残留的宫殿的台基柱础中间。二十多年来,萧玉田时时沉浸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因为承德画院就设立在著名的避暑山庄内一处幽曲宁静的院落内,每天晨昏沐着朝阳与落日,行走在山水廊榭间,耳边或许从松涛流水声间听到宫女和朝臣们匆匆的步履和喁喁低语的声音。今夏我去承德,听老萧介绍避暑山庄的历史典故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想,正是长期生活在避暑山庄这样充满历史文化的氛围中,始终潜心静气的创作,他才能画出寓意深远、境界清幽,形象端丽,技艺精妙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作品,成为当代工笔画界成就显著、声名远播的画家。
我们的文人画自宋元开始肇兴以来,可称后来居上,渐渐占据了主流位置。文人画家们以“遣兴”“自娱”为目的,以“高简”“写意”为指归,并确实把绘画的文化内涵、绘画与诗情和书法的结合推向了高程。然而,绘画的这种发展在时尚风气的推动下,竞相崇尚高简,又把传统绘画的另一种类——工笔重彩艺术的生存空间挤压得很小,以致只能传承于民间画师和少数富于绘画才华的画家中,明四家中的仇英是得到普遍推重的一位,既便如此,董其昌在评论他时还要说“顾其术亦近苦矣,行年五十,方知此一派画,殊不可习。”直到20世纪,工笔重彩画艺术才被有识之士加以研究和宣扬,先辈于非闇,徐燕荪、陈之佛、刘凌沧、潘絜兹等,都曾苦心孤诣地为复兴工笔画操劳,然而也只有到了80年代新时期到来,工笔艺术才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如今,工笔画几乎占了国内重大画展上的半壁天下,历史会记住潘絜兹先生和他的追随者、学生们,当然也包括萧玉田在内,大家为此所付出的心血与劳动。
萧玉田自述道:“我兼撷众美,取精用宏,纵横开阖,适已为用”。在我看来,萧玉田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他自己也说“努力使自己的画尽善、至美”。在今日画坛时风日变,有些人在美丑倒置、价值混乱的“时尚”潮流前脚步趔趄、不知所从的时候,萧玉田始终头脑清醒,坚守自家信念,不急不躁,用一种虔诚和敬业的精神对待艺术,为此他甘于守贫守寂,在承德山城这块僻壤然而又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之地埋头劳作着。萧玉田的勤奋是熟悉他的人公认的,他是承德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一级美术师,还兼任着全国人大代表、承德市政协副主席、承德市美协主席等社会职务,繁重的行政工作和冗忙的社会活动,挤占了他大量的时间,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位高产的画家,创作出大量的画作。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佳酿必会香溢四远,在传媒发达的今日,老萧的画名传播遐迩,令人欣然。
萧玉田画路较宽,他关注现实生活,从中发现美,并从生活中觅取的题材中予以表现。当然,现实生活是美丑杂陈,千变万化的,画家们视角各异,感受不同,有人见到喜,有人看到悲,有人关注美,而有人发现丑,艺术也就出现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就萧玉田的艺术讲,他从“尽善至美”的目标去观察和觅取,不仅目光落在美好形象上,画笔所至无非美之所归。其笔下少女无论少数民族还是城市女性,无不洋溢着清纯明丽之气,其画面阳光明媚,造型清爽,心境愉快。我注意到这样一些作品以80年代创作的为多,如《月儿高》(1988年作)、《阿诗玛的故乡人》(1988年作)、《版纳春韵》(1989年作)等,这些作品源于生活,又比现实更完美、更理想化,带有更多想象加工的成分,也反映了该时期人们普遍的欢欣理想的心态。
萧玉田用力更多的是在古典女性人物的塑造上。就我所见到的作品看,似乎这些作品也更为成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种种神话的历史的传说丰富无比,文学诗歌更是浩如烟海瑰丽辉煌,是后人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萧玉田是有心人,这些年来潜修默炼,在文化宝山中不断开掘,在古人诗词意象中寻求灵感,从而创作出一批内涵深沉幽远,古意盎然生动,形象具体感人,技法娴熟到位的作品。把古诗词的内涵意象形象化,通过现代人的想象形成生动感人的画面,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是架设了沟通古人思想情感的桥梁,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古人,学习古人的美好情操,提高人民的素质与审美力,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他的一系列历史人物画是借着古诗为题画出来的,如曹操的《短歌行》、蔡琰的《悲愤诗》等。而据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所作的16幅组画,据李白《清平调》等诗词所画的杨玉环、西施、王昭君等古代仕女,均是以诗情营造画境的成功之作,得到受众喜爱。此外有更多的以唐宋诗词名作的意境创作的画幅,足堪玩味,如杜牧的咏史诗本身内涵深刻,立意独特,境界清新而早已脍炙人口,老萧则使之成为赏心悦目的视觉画面,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换前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名诗名句,另如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词中佳品,一一化做玉田笔下清新佳妙的画面,的确令人佩服他的绘画本领。
在艺术上,萧玉田的成绩也是值得书上一笔的。他的工笔画虽然求美,但并不趋媚,而是清新健朗,所谓美而不媚,细而不腻,疎密有节,注重意境,力求古意,这在当前以古代人物为题的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在诸多以古人男女为题的作品中人们看厌了那种任意曲解丑化不顾历史真实不考查史实器物的种种“戏说”之作,萧玉田则力求下笔有据,努力营造历史气氛,创造使我们敬慕向往的古人生活和美好形象。值得提到的是,萧玉田的艺术功力较深,他的造型和用笔是从古人中广泛吸取营养而来,明显感到她的线条是从陈老莲和海上三任这些大师们的传统而来。他的线条风骨遒劲,圆润方折适当有度,疏朗大方表现力强,仔细体味,既是工笔用线的紧劲连绵,屈铁盘丝,又是意兴疏阔劲健不华,说明他多年锤炼功力深厚,一旦落笔即觉古意盎然。
萧玉田向来主张工笔画的写意性,并且身体力行。他在致力工笔画创作的同时,也一直坚持着写意画的研习与探求。他的大写意墨气郁勃、率意奔放,小写意则松灵华滋、清新秀逸,注重理性把握下的笔墨秩序,将提炼形神与笔情墨趣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显示了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深厚功力。他将挥洒写意得来的感悟用于工笔画的创作,使他的工笔画同样注重性灵的抒发与情感的渲泻,纯任天趣,似自然流出,在精工精致中透露出“若不经意”的效果,不雕不琢,给人以轻松怡然的视觉感受。
玉田正当盛年,艺术上高瞻远瞩,多年积聚胸中学养。只要抱着力求“尽善至美”的目标,相信他的艺术还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於京华不孤斋
作者简介:
孙克,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编委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