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曹新林游记

9 已有 2684 次阅读   2016-02-21 07:35
                            【评论】曹新林游记
                                                  来源:东方艺术

  今年新林60岁生日,曾经在郑州市青少年宫美术班接受过他辅导的学生们,一呼百应地捐资策划,为他办画展、出画册、铸铜像、开研讨会、搞联谊活动,规模之宏大,感情之炽热,鲜有能与之相比者。孔夫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想想,新林也大致是这个数。当然,小巫与大巫,远了点。可就其精神和教学方式而言又何其相似乃尔。


  七十年代初,一个广州美院毕业的优等生,一个颇有成就的油画家,蜗居于少年宫那从不见阳光的小黑屋中,去带一帮混沌未开的美术少年,个人什么都教,一干就是十多年,干得有滋有味,干得有声有色,干得阳光灿烂,干得九野回响。细想想,只有一个称谓能对得起这个活:一个出色的美术教育家。


  新林是画油画的。他数十年如一日地跌宕于油画这个大千世界,他拜谒和研习了从古典主义到现代诸流派的许多大师的经典之作,如饥似渴的吸取有益的营养。从伦勃朗、库尔贝、米勒、蒙克、博纳尔、马蒂斯、德兰、凡.东根、诺尔德、苏丁、巴巴到塔皮埃斯和基弗,他都下过很大的功夫。自然他的油画就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坚实的基本功,他立足于古典与现代交汇点上的视野优势,他扎根黄士高坡沐浴河洛之风所积淀的质朴而弘大的人文基因,他对于西洋油画真谛的苦苦追寻,醮着他的心血共同铸造了他质朴而沉雄、含蓄而宏远的艺术风格。尽管我们从他的画作中随处都可以体味到上述那些大师的影响,但毕竟“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它姓曹名新林。


  《粉笔生涯》是他的成名之作。那真挚的感情和精堪的刻画不能不让人扼腕称道。细品品,它的认识意义和精神含量更让人追思不尽。个中有道不尽的欢乐,有说不完的故事,有讲不尽的苦涩,有写不尽的人生。那是一帧油画吗?那分明是一本厚厚的书。


  在新林的油画中,《抬头望柳》当属上上。用笔狂放老辣,形象生动感人,单纯而不失丰厚,强烈而充盈意蕴,既放得开,又收得住,颇具大家风范。一幅人物画,国画也好,油画也罢,最终感人的到底是什么?是笔法的精绝?是构成的新颖?是调子的玄妙?是,又不是。说到底是这些因素簇拥下的形象力量。这些形象,或刚健,或柔媚,或朴茂,或清丽,或浑若天成毫发毕现,或去尽矫饰唯留真髓……正是这些漾溢着时代精神、生动感人、个性鲜明、饶有意味的艺术形象的统领,才构成了当今社会主义美术的荦荦大观,才支撑起我们看得见的这一页美术史,使它不致于瘫软在地。感谢新林,为我们塑造了一大批可触可摸生动感人的北方农民形象。如《马车夫》、《十二月》、《豫西老农》《黑土地》《持白条的老人》《划火柴的老人》等一批农民肖像,可以说是新林艺术境界的煜煜闪光之点。其用笔之洗练,设色之单纯,神韵之浓烈,感情之真挚,颇有些经典色彩。凝神画面,震撼之余每每让人浮想联翩。岁月的风刀霜剑在他们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年轮,仿佛他们的每一个汗毛孔都在吐纳着艰辛,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新林,一个锻造脊梁的人。


  除了这些“正宗”的作品之外,新林还画了不少颇具探索色彩的生机勃勃的从心所欲的放任之作。可能,这些作品更能透射出新林艺术精神的衍化轨迹。赵无极先生说得好:“一个画家总觉得有话要讲,总觉得画不完,那就变成一种需要,这是画家最重要的动力。你若觉得每张画没有问题,就糟糕了,那就是退步。因此,画总是不停地往前走,总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要不断地吸取新的营养,否则你的艺术生命就死掉了。有的二十岁的画家比八十岁的画家的画还老;有的八十岁的画家比二十岁的画家的画还年轻。这完全是由于创作精神的维持,有新的想法就年轻。我们的新,不是表面的新,而是在深入感受之后,才能把你引到新道路上去。所以我主张,一个画家对于绘画要诚恳,忠厚,不要欺骗自己,要有感而发。所以绘画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观念的问题。不是骗人家,不要硬求新,要经常考虑自己的画要实在,要有深厚永久的性格。”恕我抄录了这么一大段赵先生的话,因为新林是把赵先生的这一主张奉为圭臬的。他这几年的创作实践当是最好的印证。新林说他要画到八十,而且是年轻的八十,闭目冥想,二十年后那将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作为一个中国的油画家,新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是远在一般画家之上的。如对于书法艺术,十九年来他一直苦苦磨练,废纸三千,言不为过。他读赵之谦,读康有为,读于右任,写张猛龙,写舆爨宝子,……如今他的魏体行书已写得颇见功夫,使他能够毫无愧色地跻身于书法家的行列。新林对中国的传统绘画,也曾有过广泛的涉猎。对于宋骨元韵,四王八大都曾付出过真挚的感情。这里,我还要再引一段赵无极先生的话:“中国有这么多最好的传统,每个人只要掌握一部分自己最喜欢的,对自己的性格最接近的,把它消化,然后把学到的西方的东西--也要拿最好的--把两方面最好的东西切磋磨合,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人性,慢慢地使它们自然而然地融合起来,那你的风格就有了。这个风格,不是地方性的风格,不是中国土产的风格,而是世界性的风格。所以眼光要看得大,看得远。如果没有世界性的风格,根本不可能在世界上立脚。”噫吁戏,危乎高哉!但这毕意是一条可以走得通的路,赵先生不是走通了吗?焉知二十年后新林兄走不通呢?近日读禅,见一位僧人问道于师:“何谓正道?”师曰:“骑驴找驴”;又问:“何谓高僧?”师曰:“犯斋破戒”。一部美术史,万千艺术家,不就靠这八个字支撑着吗?笑理论迭幻,叹佛法无边。还不能说新林就是高僧,但他显然在做着高僧的梦。不想做高僧的和尚是个好和尚吗?对于绘画宗教般虔诚的新林,应该说是个好和尚。他心无旁骛,赤诚待画,在人欲横流、世风日下的世纪之交,在贪欲和浮躁几欲抢占主潮的当今天下,像新林这样从不忍心把自己心中的艺术作敲门砖去使唤的艺术家还能有多少?因此我要坦坦荡荡地说:新林是个为数不多的颇为纯粹的艺术家。新林作为河南书画院院长和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除了他自己的创作之外,成功地组织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美术活动。新林说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是他曾率领几十号人自带大轿车不远万里赴西藏采风。新林感慨万端,一言以蔽之曰:“那真是二旦极了!”一路风险迭出,几度死里逃生,心惊肉跳之后又是毫情满怀。“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几次提名展,数不清的研讨会,新林都是十分虔诚地按照自己的艺术思想尽力去做。为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为河南的美术事业作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应该说,他还是一个热诚的美术活动家。


  如果您要问,新林的那么多作品和作为你最欣赏那一件?我可以直言不讳地告诉您,是他在60大寿的第二天就上递辞呈——院长不干了。何等潇洒,何等放旷。有此等胸怀,还能不成气候?

(原载《东方艺术》2001.1)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