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文化艺术大发展的今天,中国画也越来越受关注,在白苓飞和杜滋龄两位艺术家看为:中国画虽然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也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我们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洛神梦 纸本 140X68CM 2013年
白苓飞:当前文化艺术在经济大发展的带动之下出现了大的繁荣景象,特别是中国画艺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是美术界还是艺术品市场中国画都是热点,您怎么看?
杜滋龄:中国画艺术在几千年的漫长演变中形成了自身成熟、完美、独立的传统体系,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为这个传统体系汇入了丰富的内容,使得这个传统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如今民族自信的增强让国人能更理性冷静的理解我们民族的艺术,这是好事。这样的关注给当代中国画的大发展提供了好的契机。
白苓飞:从上世纪以来,如何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一直是影响中国画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今在好的契机当前同样纠结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这对一个当代中国画家来说非常重要,您怎么看待呢?
杜滋龄:中国传统艺术似汪洋大海。五千年的文化积累,非一人可谓精通八方,只求的沧海一粟,即可得其点滴恩惠。中国画家,不求传统文化的铺垫,何能进入中国画之行列。我虽从艺五十年,就做与笔墨之梦也有三十余载,今略悟其理。到年已六旬,才领悟一二。且传统艺术中对于诗性、气韵、意境的追求是中国画艺术中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任何形式的创新必定是艺术家建构在核心文化价值之上的新的阐述与表达,不是一招一式的技巧,而更是在文化性和精神性的层面。
闻真语 纸本 68X68CM 2012年
白苓飞:成熟的艺术从来的都是在传统与创新的合力作用下的呈现。所谓的创新也不应该只是图示上的新面貌,必须是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之上建构而成。我认为传承与创新不是简单的回归传统水墨的价值观,而更是从当下感受出发去寻求对传统的借鉴与创造。
杜滋龄:实践的经验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画随代迁,技有不同,要善于把传统中国画富于生命的东西提取出来。优秀的传统来自生活,并由艺术家给予它艺术的再创造,才能是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传统中国画的发展必须符合我们时代的理念、民族的精神,而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技法,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力度的好作品。
传统中国画技法要掌握,尤其创作人物画一定要把花鸟画、山水画、的技法融入人物画的技法之中,才能丰富人物的笔墨技巧。西洋绘画中对人物的整体观察、立体观察等方法,都要借鉴。色彩的主调是随感情和内容来设计的,也可吸收西洋画法。人物造型结构的科学方法也同样要精通,对人物造型和精神状态的描绘要通过素描、速写、默写的方法去锻炼。总之,艺术的完成,要吸纳中外好的东西,不能闭关自守,惟自惟大。我认为只在小圈之中自我活动,艺术的深度是很难向高层次、高品味进步。
我不喜欢在画室里苦苦的练习和想像,更不喜欢在思想认识混乱时而胡编乱造,当我迷茫时,我就走入大自然中去,她带给我无比的精神力量和创作的喜悦,带给我情感的抒发和绘画技巧的启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是画家的老师。生活本身不是艺术,要把现实生活、现实人物推进到艺术的境地。
白苓飞:现在象您这样长期坚持写生速写的艺术家已经很少了,走进生活让您的创作生动而不僵化,一直都处于艺术创作的上升期,非常难得,真实的生活中给了您很多生动新鲜的、活泼泼的画面。
杜滋龄: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中的感受越多,你的创作欲望就越强烈。这种创作的欲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生活积累中,把情感、理解投入进去。石涛的《尊受》篇,是要我们尊重感受。尊重生活的感受是一位画家的艺术创作的灵魂和源头。艺术创新的追求是永无止尽的,我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可艺术创作的心还很年轻,很有激情想要多画、多出好作品。你们还年轻,要安静下来多方面提升自己,多积淀,更深的去挖掘传统艺术中最本质的精髓性的东西,多出好作品。
白苓飞:您说的很对。从美院附中开始到本科研究生再到博士的学习,绘画已经不只是我的专业了,早已成为我最钟爱的表述方式。生命中每个时期不同的学习、思考和情感经历在画面中凝固下来,专业的学院教育给了我艺术表达的语言能力,而对于传统文化艺术多方面的积淀丰富和深入认知以及生活阅历各阶段的感悟都成为我艺术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艺术道路虽然很漫长,但一直庆幸自己在一步步的成长。
由于长期处于生活的感受积累和艺术思维的活动中,对我而言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活在当下,忠实于自己的情感体悟,用自己不断积淀的语言能力表达自我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便是作为个体对这个时代的创新。石涛画语:“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其中“受”即是要深入生活,亲身感受生活与自然作用于人的心理,以真心真情去接受,去认识,去热爱,去焕发创作灵感。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