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
  • 4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     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上古人类用兽毛做毛笔之前,曾“以竹挺点漆而书”,即指嫩竹尖上的绒丝为毫。古代笔毫有裹在笔杆外延的,亦有有将笔头剖成数开,将笔毛夹于其中的。   当时古人不外乎用的是碳、墨、漆,即一些矿物质颜料。为了
  • 2
    .“人物是万物的尺度”     我小时候,曾经玩过一种中国古老的玩具——九连环。规则甚是严密,要把九个环套进再套出,程序多而且不能错,错了一道就卡住。   困惑的解决就像是九连环,一环通了,接下去再连一环,哪一环不通都不行。   继而,我面临的困惑却是:古人为何要使用转
  • 9
    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说实话,当时我心里有一连串的问题,急于想弄出个究竟,真是嫌古人罗嗦得要死。可又怕把“罗嗦”中要紧的“嫌”掉了。   好吧,耐心转过头去,再看看“擫、押、钩、格、抵”的字面解释:   “擫”,只有两种意思,即“擫笛”、“擫脉”。可试
  • 4
    .“拨镫”极其形象     顾名思义,古来皆然。   “镫”,马镫也。古语中,“镫”又同“灯”。   “拨”,是一种反复来回的动作。   “拨镫”,笔杆为马,拇指为左镫,其余四指为右镫。当时古人将控制马头的缰绳系于左右两脚镫,腾出两手拿武器,两脚前后左右“拨”动起来,必令
  • 5

    书法大家孙晓云——书法有法

    .“五指”还是“五字”?     书史上对笔法的记载举目皆是。蔡邕《九势》,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张怀罐《论用笔十法》,李华《二字诀》,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都是我们熟悉的。   还有很多呢。   试举一例:“唐代陆希声得笔法凡
  • 4

    书法大家孙晓云——书法有法

    先说执笔     说到笔法,得先说执笔才是。   如何执笔,我们人人皆知,所有书法初级教程、字帖的第一页,都画有右手执笔的姿势图。写字的人如同拿筷子一样熟悉它。   唐代书家韩方明把执笔法归纳为五种:   一、“执管”。“双指包管,五指共执”,“其要实指虚掌,钩撅讦送,
  • 5

    书法大家孙晓云——书法有法

    怀疑“永字八法”     谈到用笔方法,我们接触最早、最熟的,是“永字八法”。 凡稍习书法者皆知之。   “永字八法”起源于隶字,为后汉崔子玉所创。传说王羲之工书多载,十五年专攻“永字八法”,能通一切字。   我小时候,常见字帖的书前页后,印有大红色的“永”字,总写有每
  • 3

    书法大家孙晓云——书法有法

    盲人摸象     就先来说说楷书。   我们现在一提楷书,立即会想到唐代的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颜真卿……而古人对楷书的概念与现代人不一样的。楷书成熟的魏晋时代,不叫“楷书”,当时人叫“正书”,或叫“真书”。正书规范了点、横、竖、撇、捺、折、勾,后人以此为楷则,所以
  • 1
    .“便捷”是指什么呢?     回头循去,中国书法既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又是文字。因此,我们看书法发展史,就必须比看其他艺术多一个角度。   首先,我要强调,本文不涉及文字学。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字起源,在彩陶时期十分接近,都是象形,都是用“毛笔”。后来发展就分道扬镳
  • 1
    “请循其本”     1985年,我在南京师范大学书法教授尉天池先生的提携下,从军队转踟测了南京书画院,从此开始了书法专业工作。   那几年,我似着了魔,走路、骑车、吃饭、睡觉,无时无刻不在想书法诸问题。一旦有了些眉目,除了心里一亮、极开心之外,就是想对人说。我的一个朋友
 30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