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答疑 当周围人谈到书法用笔,“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已为口头禅。这本是米芾的一句名言,后人继有“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之说,神乎其神,弄得初学者不知所描。,我幼时也曾经过如此“训练”。 到底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笔画?既费事
-
.“屋漏痕”、“坼壁之路”、“折钗股”、“锥画沙”、“印印泥”解密 理清了书法起源、发展的脉络,又经过反复的尝试、实验,再掉转头去,看历代古人论书。那些名言、那些形容,确切明了,完全不像今人说的云里雾里。 尝举几例,以期能矫枉过正。 传诵最多的要属“屋漏痕”、“坼
-
最不愿承认的现实——“无法” 自完全不转笔运指以来,完全由视觉所控制字形的过程,理应为“无法”过程。 我考虑再三,实在是不忍心用“无法”二字。然而,又苦于寻不到确切的字眼。 32.书法是视觉艺术吗? 书法,毫无疑问地被完全挪人“视觉艺术”的范畴,似已盖1385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变法” 之后,右边的下坡面是什么过程呢? 由于“法”的操作,继而产生的“结果”,不外乎是字的造型与姿态。 在“完法”过程中,字的造型,原则上是由手势的便捷而决定的,视觉在其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 一旦规则形成,汉字造型的创造1188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 我已理出了许多条线索,是否先归纳一下: 请注意:上儿章我提到了“隶化”与“美化”两个概念。 转笔的技巧方法,始自于毛笔诞生时,起初可能没有法定的规律性,从象形文字中不难看出,一字间有许多反复的转笔。到甲骨文,汉字的结构基本形成,但转笔还是1233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好大一头象 解释其三,字有八分大小。 只要用笔杆直径0.6厘米至0.7厘米的较硬毫或兼毫的毛笔,笔毫长2.5厘米之内,以西晋瓷俑的书写姿势,悬肘、悬腕,以“精典”执笔法,左右转动笔杆,向背还原,其写出的字正是八分大小,不到一寸。正好印证了元代郑杓之说:“寸以内,法在掌指”,“魏、晋1281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向背”出形势 解释二,指像“八”字的造型那样“分”清笔势向背。元代陈绎曾是这样解释的: “向()。首抢左上右,右上左,尾抢左上左,右上右,偏蹲偏驻,侧抢侧过。” “背)(。与相反。” “向”,如同两人面向;“背”,相反背向。欧阳询举出属“向”的字:“非、卯、
-
.“八分书”的解释 感叹完,还得转回去。 前面曾得出过结论:以笔杆直径0.6cm至0.7cm的硬毫或兼毫笔,以滑翔之力用笔,就会出现楷书的方折。书史中,“八分”总是和“楷则”连在一起,称做“八分楷则”。 记得前面第五章提到的东汉王次仲造“八分书”吗?记得“八分”的三种解释吗?1178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不自觉的丧失 该看看宋画了。 北宋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已四处可见高的桌凳、桌相配使用。 在宋人《十八学士图》里,分明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书写姿势:人坐于床榻之上,面前放一高桌,桌面上平铺了一张纸,纸依旧是一尺来高、二尺多长,人则执笔欲向纸书写。纸的两头分别放置1222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古法”的绝唱 隋唐、五代时期的造纸业,基本无新创,仅为六朝的遗风而已。我查了一下,除皇室与贵族书画仍用绢素;用纸者,主要还是为硬黄纸、麻纸等。 好,这又是一个证据——还是坚韧厚挺的纸。可见,隋唐、五代的纸仍是适合于拿在手里、无依托书写的。 在中国,高的桌子晚于椅1138 次阅读| 没有评论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