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池月上人归后,杨慎说古今咏莲词,欧阳修这首第一 2022-06-22 08:34 前言 前面两篇文章,提到杨慎在《词品》中关于几首咏物词的评价。关于《柳枝词》,杨慎以两首籍籍无名的词人作品为冠,咏梅词,则认为苏轼的《西江月》为古今第一。 今天,我们欣赏一下欧阳修的一首咏莲词,因为杨慎又发话
-
虽然作者籍籍无名,但杨慎说,这两首是为唐朝咏柳之冠 2022-06-21 04:30 前言 读杨慎的《词品》,发现他很喜欢给古人的作品排座次。例如昨天文章里提到的苏轼《西江月·梅花》,被他认为”古今梅词第一“。 今天介绍两首绝句,被杨慎认为:“柳词当以二首为冠”。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首的作者都不是
-
何谓句中韵?古人说: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 2022-06-20 10:25 前言 填词时,有一种押韵的方式比较特别,即句中韵。沈义父《乐府指迷》指出: “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唯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如《木兰花》云:“倾城。尽寻胜去。”城字是韵。又如《满庭
-
写出浪花淘尽英雄的杨慎认为:古今咏梅词,苏轼这首第一 2022-06-20 10:18 前言 读杨慎《词品》,在“梅词”一节,杨慎录入了张翥的一首《东风第一枝》,并称之为魁选。不过,在介绍了张翥这首词咏梅词以后,杨慎又指出: 古今梅词,以坡仙“绿毛么凤”为第一。 很多人熟悉明朝才子杨慎,是因为三
-
十二楼、十三楼、十四楼,诗词中的3种楼不能随意乱用 2022-06-18 14:55 前言 诗词押【尤】韵时,经常会用到“楼”这个字。楼和数目组合而成的词中,常见到十二楼和十三楼这两个词。 一个是(平平)仄仄平,一个是(仄仄)仄平平。在使用不同的律句时,似乎可以在这两个词中选择。但是,这两个楼却有
-
刘勰《文心雕龙》里的言对、事对、反对、正对,有何意义? 2022-06-17 19:14 前言 对仗,是诗词对联中常见的语言形式。早期的对仗,在诗经中就已经可以看到了。另外,在散文中,也经常能见到对仗,特别是在赋中。 一般来说,我们把诗词对联中的对偶称为对仗,对偶,更像广义的对仗。他们都简称“对
-
8句诗罗列4人名和4地名,白居易用句法变化,避免结构重复 2022-06-13 00:40 前言 作近体诗,需要注意合掌这个诗病,意义上的重复是近体诗的大忌。 还有一种是结构上的重复,也是近体诗的禁忌,例如常说的四平头。有时候,在内容上可能会难免有些雷同,但是可以在形式上追求变化,也是一种解决的方法
-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这首诗有个小秘密:四声俱全 2022-06-11 18:49 前言 汉字分平上去入四声,古人作诗的时候,很注意:一句之中,四声递用。 一般来说,往往只注意平仄,不注意仄分三声。 作仄韵诗的话,入声韵是肯定独押,上声和去声大多数情况也不能混押。所以作仄韵诗,至少会关注
-
词的语法与近体诗相似,但是一字豆却不同,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022-06-10 08:22 前言 老街常说,学会了律诗,基本就会填词了。除了平仄对仗等规则,还有一点就是词的语法与近体诗相似。但是也有区别,例如词中的一字豆就很特殊。 “豆”就是“读”,指由一个字组 成的“领字”。 一字豆大多是去声
-
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刘长卿这首诗是律诗还是古风? 2022-06-09 09:31 前言 在《汉语诗律学》中,王力先生讲解古体诗的时候,说到唐朝古风分仿古和新式两种。 为此,他提到了刘长卿的一首诗。这首诗很有特点,每一句都和标准的律句相似,但这首诗又不能称之为律诗。 欣赏一下这首诗,有助于大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