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西部追魂”蒋志鑫艺术展——研讨会记要

4 已有 2036 次阅读   2018-04-19 00:26
“西部追魂”蒋志鑫艺术展——研讨会记要

 2004年12月28日,位于北京昌平区北七家镇王府公寓内的宝藏艺术馆迎来了为期18天的“蒋志鑫西部追魂画展”开幕式。次日,在该馆展厅中,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程大利,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水天中、翟墨,中国美术馆理论研究部副主任徐虹等中国当代美术界著名的评论家、画家对蒋志鑫的作品进行了热情而认真的研讨。

 程大利(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社长):

  蒋志鑫是我最欣赏的当代画家之一。我欣赏他有这么几点,一个是他对艺术的执著。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是个很干扰艺术的社会。但有些艺术家抗干扰的能力非常强。我觉得蒋志鑫就是其中之一。蒋志鑫的艺术一直是在进步的状态。我最初认识他的时候,在《江苏画刊》编刊物,我到甘肃去,发现他的画特别有生活,画出了黄土高原本质和精神的东西。 15年来蒋志鑫的画又经过了好多的变化,但不管什么样的变化,我觉得一条没有变,就是他对大自然的亲和、亲近,和用自己的生命投入自然,用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这种脉络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认为蒋志鑫的画面有很个人化、情绪化的因素。他的画,不以理性见长而是很感性的,但是在这种感性的表述里确实有他自己理性思考的成分。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

  从我们艺术史的角度上说,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画画家开始关注中国西部的自然,在此之前,中国山水画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完全把艺术的根基扎到西部高原的不是很多。蒋志鑫的画,是用水墨写意表达西部,就更加显得复杂、困难。相形之下,用油画来画这些东西,我感觉就比较好办,也比较好解决。所以首先我觉得蒋志鑫的一大贡献是他用水墨写意笔法表达西部的高原风色,这一点对我们中国山水画有所贡献。

  蒋志鑫很扎实,与自然、具体的风土人情,联系就更紧密一些,我觉得这也是蒋志鑫的一个优点,绘画视觉形式不能搞得太玄,绘画形式特别是中国水墨,不可能传达那么多的哲理,或者彼岸的想象。所以我觉得蒋志鑫能把握这个度,这个精神性和自然环境具体视觉感受平衡的结合点,我觉得处理得非常好。
  

  徐虹(中国美术馆理论研究部副主任):

  我很喜欢蒋志鑫画的大山大水,我觉得尽管他是一个情绪性画家,尽管他投入到西北的山水中间,他非常有感情,但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因为他是一个画家,所以西北山水的气势,山水的雄强要通过他自己的感情将其升华。所以蒋志鑫要把它凝练成让观众确实感受到那片西北土地的特点。就是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要承担的艺术史使命。
  
  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

  我感觉蒋志鑫这几年步子迈得很大。最近这些新作,特别是九幅名为“天籁”的新作,真正是大气。原来的大气是他个人的大气,吸收了宇宙的大气,但是他和宇宙还没有真正地融为一体。他三次进藏,我觉得第三次是真正进藏,这次,他真正到西藏死了一次,去涅磐了,他写了一段文字我非常感动,“高山反应,头疼,两个太阳穴像鼓咚咚在敲。最后做梦感到水不转而山转,云不动而天旋”,我觉得他真正能够读懂香格里拉,神给了他悟性,让他真正去了趟天堂,然后回来后让他知道宇宙的密码是什么东西。我觉得这种感受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我觉得他真正和西藏的天空,西藏的山,西藏整个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了。

  他的作品中焦墨和泼墨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那种自然的肌理和人为的肌理相得益彰,黑,黑得那么深,白,白得那么亮,中间那些枯笔加上泼墨肌理的关系非常到位,它很纯,完全是一种自己体悟到宇宙的精神。我觉得这是大写意画家追求的形式,尽管他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的醇化。但是我觉得能够对高原达到这么高的体会,自己的生命、灵魂和大自然真正融到一起,真正经历了一次浴火重生,一次涅磐,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写意画家终生追求而难得的境界。

  所以我觉得,蒋志鑫的画原来更多的是“人籁”,就是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抒发个人的感情,还有些小品。现在是“天籁”,就完全是代天说话,把宇宙密码翻译给人间,让人来认识。如果由“我”变成“大我”了,变成和宇宙一样共鸣的“大我”,如果说宇宙是“大宇宙”,那么人是“小宇宙”,现在这种大小宇宙的沟通,比过去更直接,更默契。
 

 
  张延风(中国语言文化大学教授):

  蒋志鑫的画如果每隔一两年看一下,就觉得不一样,心头一颤,这就是他在坚守自己对艺术的更新,同时在追求艺术更高的境界。

  作为蒋志鑫来说,我感觉到他是一个很沉得住气的画家,他很能经受住诱惑,他对渊源博大的中华文化的理解有很多东西,那个情感的深入,那种直觉,那种感悟,十分到位、深刻。如《敦煌的启源》这幅作品,既有传统的精神,又有现代精神的诠释。当然你可以理解是个佛,但是你看的时候,你可以理解为摩西,带着以色列人寻找牛奶和蜂蜜,你也可以当作耶稣,所以他这幅画已经脱离了一般的宗教意识,在一种惊天动地的精神中完成艺术的生命。
 

  
  郭晓川(中国艺术研究院专家):

  我每次看蒋先生的作品,总是感觉他处在一个非常旺盛的创作时期。好像纸张已经承载不了这种创造的激情。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所以我看蒋先生的作品非常感动。他的作品,创作欲望很强烈,现在还处于不停地尝试、探索阶段。他作品大的方向定下来了,但就具体风格来讲,还在寻找一个更准确的定位。这是一个多方位探索的阶段。就像金子塔一样,底座很宽阔,包括他的精神、风格、生活,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收的问题。这可能就是从技法、语言、以及所表达的事物上,必须还有个大彻大悟的过程。
  
  韩朝(中国林业大学教授):

  我喜欢蒋老师的两种画,一种是非常大而抽象的,还有一种是比较小的画。大的画,有一种远离人间烟火的感觉,而他的小画有一种亲和力,尤其是在点线面的提炼上非常到位。他能在咫尺间把那么辽阔的自然景观浓缩到点线面,黑白灰基本元素的混合中,我觉得这是需要功夫的。山川的形状不是在画山川,而是在画笔墨的一种精神,从笔墨精神透出山水的精神。
  


  李宝堂(甘肃省美协副主席):

  我觉得,蒋志鑫是个激情型、魂魄型的画家。他的作品精神性非常强,无论是画山,画水,我觉得他都超越了物象的本身,都是紧紧地抓住这些物象的灵魂表现出他个人的心象。所以他的作品里面充满着强烈感人的精神张力。

  他是一位探索型的画家。他始终有自己的个人面貌。更可贵的是,每一幅和每一幅都有区别,每一批和每一批都有距离。

  一个艺术家,当他没有创新能力的时候,他的艺术生命也就终结了。所以我觉得他真正是个创造画家。

  蒋志鑫

  我爱西部,与大山交友,与江河对话,用心感受自然。川藏亚丁之行,我经历了一次死亡的考验,当我活来以后,我就向大山许了一个愿,我要把香格里拉展现给世人。回京后,我倾注了全部精力,集中一年时间,创作出了“追魂?香巴拉”系列组画。

  新疆木垒采风,胡杨给我的感触致深。那种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一种新的启迪,创作出了《凤凰涅磐》追魂胡杨林系列组画。她是生命的再现,也是灵魂的升华。

  展出的这些作品是我的新作,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我对西部有特殊的感情,我仍在不断的追寻着探索着西部的灵魂。

来源:雅昌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