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鑫是当代中国画坛一道独特的山脊和艺术生命精神景观。作为一位兼具民族性和国际性的著名艺术家,其大写意水墨在海内外广为人们熟知——数十年来,他以西部山川的壮美为源泉,以开阔的胸臆抒发逐笔,以充沛的生命情感入画,开创了近现代以来山水绘画创作的新路径、新气象。近几年,我与他交往甚密,常常在一些重要的艺术活动中碰面,也多次到他的画室中聚会。每每谈起创作,他情之真、意之切、思之妙、艺之道,给人感触良多、印象深刻,我对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趋向也有了更多的认知与体悟。
毫无疑问,蒋志鑫的大写意山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艺术特征之一。对此艺术界、评论界多有论及:“黄土高原的歌手”;“一惊雄浑、气势磅礴,仿佛黄钟大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像火山熔岩喷发一样的有力”;“从人籁到天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空灵、飘逸与气势相结合”;“豪放里面有内敛,挥洒里面有抓拿,充满内在的张力,他是艺术王国里的一头野生动物,画作简约而辉煌,充满了野性的美感和张力,”……这些源自不同角度的评价与解读,对他独树一帜的大写意水墨艺术探索和创作成就,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但是,或许由于他的写意山水作品中与生俱来的豪放与激情、超然与大气,如“一见钟情”般震撼人心灵的缘故,作为反映他整体艺术风貌的有机组成部分——花鸟画及书法创作,往往被大家忽视了。而恰恰,蒋志鑫的花鸟画及书法作品,不仅是他大写意创作风格的完善和充实,它们本身也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景和艺术品格。我甚至以为,正因为这些作品的存在,才印证了他铁骨铮铮的性格中包含的柔情与细腻,印证了他豪迈粗犷的视野里蕴藏的文化修养,使他的艺术人生在自我生命的历练中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客观地看,蒋志鑫的花鸟画,仍是他大写意水墨在形式、内容和技法上的延续。但是,这种延续是带有实验性和扩展性的,是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是“精研于古”而又注重“化故为新”的,这从他有意将自己的花鸟画创作归类于“逍遥法外”之总目下便可窥一斑。回溯中国艺术史,绘画像一面镜子,反衬着画家的心灵境界和人生理想,是画家探寻生命本能、寻觅精神安宁的恒久生发。我相信蒋志鑫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是深谙此道的。故而,他在创作大量气势磅礴的西部山水写意水墨的同时,不忘透过花鸟画的创作,化翰墨之刚劲雄浑于柔骨多情,寥寥数笔,缘物抒情,神形毕具,寄情于花草,将花鸟对象人格化,用象征的技法表达对生命与自然的敬意。正因为此,他的花鸟画作品,笔墨洗练,据道为心,意溢画外,常有独撑格局的弦外之音。
读蒋志鑫的花鸟绘画,你会觉得它们离你很近,天然中滋生出一种平和幽静、温暖亲切的诗意。譬如《花开见佛》,无论色彩还是笔墨构成,都自辟蹊径,以形色写情,画风野逸,将荷塘之空明意境运笔于疏朗之布局中,好一派风吹舞翩跹、潭花映禅意的景象。《咏梅》这一幅,着墨奔放,梅枝粗壮,苍劲恣纵,花朵素淡清雅,笔情圆润,同样是逸气横生,透出一股静穆明洁的气息。在《竹》系列作品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郑板桥“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身影,但仔细品赏之后,蒋志鑫的竹分明是被黄土滋养、从恢弘的西部山水跋涉而来的生命意象,那种坚挺的傲然和壁画般的生命成色与尊严。庞薰琹先生曾评论郑板桥画竹:“板桥画竹,能随手写来,自尔成局,这‘局’是什么?就是胸中有整个画面的布局。”我想,蒋志鑫画竹,同样也是胸中有“大局”,并饱含一种对竹的丰富而炽热的情感,他可以自如地运用写意或写实的技巧,透过画竹的笔端表现自我个性,使观者能够从画面中寻找到审美的感应和精神的共鸣。再看他的《冷月》《陆游诗意》《清风》《牡丹》等作品,无论野外景色、花卉静物,都笼罩在一种源自于画家生命感受的光线和笔墨构成里,既是对自然实景的生动描绘,又是师承自然且高于自然的画意抒写,从根本上摆脱了技法的约束,最终获得的是创作心绪的自由表达。
在书法方面,蒋志鑫的创作有着扎实的传统功力。他在承袭石鼓文和篆、隶、行、草等诸家法帖精华的基础上,以自创之章法结字,以大写意之画法对字体进行变形处理,可谓道法自然、骨势飘扬、雄浑精妙、苍劲有力,形成了特有的草书内涵与形式,品相格调均呈现出难能可贵的力道和艺境。
值得一提的是,蒋志鑫在花鸟画创作中,常常有恰到好处的书法题款。如果将画当作空间性的艺术,书法,则是蒋志鑫在自己创设的一个又一个场景中,注入丰富人文意味的利器。在他的画面中,书法仿佛一种具有时间性和文学性的叙事能量,与图像和色彩构成一道,共同铺陈他对艺术生命精神的文化修辞。如此看,他的书法和绘画在画面布局中相得益彰,互为亮色,对其绘画作品的品格亦是一种整体性提升。
在某种意义上,蒋志鑫就是一位摄取生命自然魂魄的人文艺术大家。一方面,他通过那些气象壮阔的西部山水画和充满人文情怀的花鸟画,表达自己充盈的内心和在天地间自由行走的愿望;另一方面,他通过文字在宣纸上的书写,希望自己的创作获得一种更加深切的文化认同,从而使传统书画的意趣在永不停歇的创造中,转化为对生命的礼赞和对精神的述说。
(蔡劲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部长、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