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鑫修筑的“元鹤庐”故居在平凉市西郊的崆峒镇蒋家沟村。这里南面有太统山碧峰矗立,山体贯下的梁峁夹持着一道沟谷,人家的房舍大都搬迁到了谷底平地;故居处在布满老旧庄基的西首山梁上,群山拥抱,幽谷静谧,谷口远处的高楼市声也被隔绝得邈远了。人在这里心腑蓦然感到了清凉闲适,确是一个郊游的好去处!
在故居的院落内外徜徉,我们不禁为老蒋花费的精力和投入叹羡!昔日祖辈们住过的坍塌窑洞和破败院落,如今有了焕然一新、脱胎换骨的蜕变。三孔窑洞全部用机砖、钢筋和水泥箍筑起来,崖面规整清爽,院边修起高大的门庐和迤逦的砖墙,院子铺设上光洁平整的水泥预制地砖,修起鱼池、花园,安置点缀了奇石、盆景、台凳,一群金鱼浮游得精神欢畅,几株大丽开放得灿烂绚丽。蒋志鑫除了给窑洞院落安装上现代化的自来水、电冰箱、电视机、水冲马桶之类设施,而且用他艺术家的情趣把内外环境做了精心装饰。鱼塘是一大一小两个相连的圆形构造,鱼池和花园边沿围着预制的栏杆汝墙,池边竖着一块硕大的泾河岩石,青石为面的棋盘四周摆放着几个原木坐墩,窑洞门边点缀铁树花盆、木座石景、红色地毯。中间的窑洞是蒋志鑫出生的地方,门外有红柱青瓦的接檐建筑,门楣书有“德厚绵长”横额、左侧镶嵌一方“修葺崆峒蒋氏故居记”碑石;光洁明亮的窑内设有画案、沙发、奇石、桌椅,一对古朴的红木圈椅很有分量,有人使上力气也没有提离地面;窑掌悬挂蒋志鑫书画的对联中堂:“汲崆峒道气,纳太统天蒙”,画题“无敌”水墨牦牛,门口天窗处悬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横幅。右手窑洞摆有全玉质地的方形桌椅,左手窑洞是屋窑,冰箱、碗橱、灶具,一应俱全。显而易见,蒋志鑫把老妪般衰颓的旧居装扮成了风姿绰约的时装模特,豁然之间打开了人们对黄土窑洞资源开发的思路眼界!平凉诸多遗弃的塌窑烂庄宁无有用的开发价值么?!关键就在思路和投入上边。
“元鹤庐”的题名很值得玩味。庐者,即简陋的茅庐、庐舍之谓也,蒋志鑫恢复重建的主体工程是三只黄土窑洞,并非是楼房瓦舍之类。院子侧面的一座锁子厅式灰瓦主房和一栋两层平板小阁楼,是其妹夫何发修建占用的。倒是悬挂“元鹤庐”醒目牌匾的大门庐子建筑有几分名实相贴的点题功用。门庐宽高均在一丈以上,乌瓦赤墙,飞檐翘角,是座歇山顶式的仿古建筑,颇具神采。
蒋志鑫是1949年人,1974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祖籍山东牟平玉林镇,祖太爷蒋德泽于清朝晚期来甘肃地方军队教练武术,携带三个儿子在太统山下的蒋家沟落户,至今已历七代。蒋志鑫是蒋门的第五代传人,曾在平凉群众艺术馆、甘肃画院供职,九十年代末移居北京昌平平西府画家大院(现已建为“蒋志鑫艺术馆”)从事专业书画创作。蒋志鑫是一位“从黄土魂走向香巴拉魂”的中国西部山水大写意画家,他在大量实地写生的基础上,擅长凝练升华自己的意象、笔墨、趣韵和哲思;他怀揣传统哲学“道法自然”、“心随天籁”的弘旨精微,脚步踏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去过人迹稀少的冰雪南极;他把自己画作的领域开拓到了九个大的系列,夺得了多项奖励、荣誉和头衔,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对中国西部雄浑苍茫山水的概括表达,构建起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中国山水画宝库增添了新鲜的元素。蒋志鑫是一位执着事业、激情豪放、感恩乡土的人,他已经决定把自己书画精品的一部分捐献给平凉故土和人民,他的许多农村亲属都受到了他的扶掖襄助,修建元鹤庐正是他这种报恩乡土行为的一部分。
元鹤庐坐西向东,门庐正好与远处的太统山北峰和其上的太白殿遥遥相对,这其中的内涵底蕴令人有了许多遐想,依稀看到一位从蒋家沟到平凉到兰州再到北京的画家的足印、轨迹和心志。元鹤(抑或玄鹤)是崆峒太统之灵物,也是蒋志鑫的另一个名号。他的事业辉煌、功成名遂,以鹤寄志、自况人生的心志在这里表现得朗如秋月。艺术家的事业何能像主峰太统及飘逸元鹤一样,打那些簇山众鸟群落之中超然逸出呢?这确是一个没有答案、无所适从的课题。正如佛说:人们修行道路有如恒河沙那样众多的亿万法门。但是,其中确有某些相通的规律性可以寻找:除掉客观条件、单从主观因素讲,大凡出类拔萃的成功人物,肯定要选中成功的路子,也要超常地吃苦奋争,还得加上忍受得了各种屈辱磨砺,还要有与生俱来的几分悟性灵感。只要有了岩浆激情和金属内涵,太统高峰便会在众多梁峁之间崛起上升,而其向往追求自由灵魂的太统元鹤,也必然能够从庸常窟庐中逸出并展翅振翮冲上蓝天。
元鹤庐这处带有文化坐标性质的故居建筑,对乡里和后代肯定有着启示激励功能的。人们可以在此反观各自心性事业的成败得失,借鉴蒋志鑫走出平凉、走向世界的经验,学习发扬“元鹤心志”“蛮牛精神”,为平凉这块故土增色添彩!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