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诚是一种品德,诚信是一种行为。《荀子》尧问篇第三十二 “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意思为:内心的忠诚炽盛,就会振发在外,遍布于四海之内。“贲”同“奋”)。忠诚在于内心,发誓效忠的对象(国家,人民,事业,上级)。朋友(盟友)、情人(爱人)或者亲人(亲戚)等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
-
在一个价值体系里面,英雄的榜样是决定这个民族价值观的。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写过英雄史观,他总结西方历史的发展,我们看到希腊里面有无数的英雄,各国的史诗里面出现无数的英雄,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斯大林是用俄罗斯史诗里面的英雄《伊格尔远征记》鼓励全民抗敌的。 英雄这两个词恰好出在三国时期,三国时
-
关公作为中华民族家喻户晓的英雄,广为人们尊拜,以致有华人之地,必尊关公。关公也被道教尊为“天尊大帝”,成了佛教的“伽蓝菩萨”。解放前关帝庙更是超越文庙,寺院,道观等成为民间最多的庙宇,关老爷成了中华民族的保护神。直到后来提倡唯物主义,关公形象渐渐淡化在民间视野,以致于关公是中华民族的“武圣人”都
-
绵延五千余年的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社会,曾经是一个英才辈出的漫长历史过程。在这已经逝去的悠悠岁月中,那些曾经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和文明发展史上放射出辉光的历史名人,确实浩如烟海,灿若繁星,难以胜数。然而,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的名人之中,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二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
-
关公崇拜,指对被尊称为关公、关老爷、关王、关帝、武圣等的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的崇奉与膜拜。关羽的“义绝”形象是《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刻画的“三绝”之一,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实现了“由人而神,由神而圣”的演变。关羽作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称。而为了供奉关羽而设的关帝庙也与孔庙一样遍布全国
-
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为入世的世俗文化,缺乏超验的宗教神学,因此中国人没有信仰。如果说神学,儒教道教佛教都不能称为神学,因为他信仰的对象是生命,而不是高于生命的神。但不能就此就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信仰,这种信仰甚至超越了宗教的高度。 宗教起源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的弱小、无助和畏
-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拜神仙。 如今在越来越多的店面和家庭里供奉着关公像,
-
伽蓝菩萨俗称关公,于三国时期,为一名闻天下之大将。其威武正气,忠勇义德,诚信质朴之风范流传千古。尤以桃园结义,千里寻兄等智勇双全之事迹,最为后世津津乐道。乃具备了以忠事主、以勇立功、以义待人、以德服众的高尚品格。关羽虽于人道之品格高风亮节,却因生前杀业太重,死于瞋恨。其英魂游荡至玉泉山,受普
-
兵家尊为武圣 关羽的一生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著称,故兵家对其都很推祟。统帅领兵治军,将校率卒打仗,凡争战之事,不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都希望自己的将校兵卒武艺高强,英勇顽强,关羽便被树为榜样而尊为武圣。北宋时期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为了争取关羽的后裔 “ 大刀关胜 ” 上山入伙
-
帝君曰:“天地无私,善恶昭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神道设教,藉以此传。”吾当言明圣经三字。“明”者如同日月普照乾坤无物不到,使我心性常怀不昧灵台洁净,打扫如同宝镜一般明心鉴性。“圣”者昭然也。参天化育,千古忠肝义胆,万载圣神,先圣后圣其揆一也。“经”者常也。所言无非人生日用,常行道理,可以流传万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